-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 6) :24~28
Jour nal of Nor t hwes t For es t r y Un i ver si t y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
戴全厚1’2 , 刘 国彬2, 薛 莛2 ”, 余 娜 1’2, 张 超2, 兰 雪
( 1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 025,2.中国科学 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71210 0,3.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 048)
摘要: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
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 中土壤有机碳( T C) 、活性有机碳
( L C) 、非活性有机碳(NL C) 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 明:侵蚀环境的坡耕地土壤碳
库各组分含量较低 ,土壤碳库处于高速低效率运转;撂荒后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碳库各组分含量,并
随恢复年限呈显著线性关系,50 a 时,T C、L C和NL C分别较坡耕地增加169 %、144 %和
20 1%,为侧柏林的35 %、39%扣33%;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较坡耕地明显增加 ,增幅分别达到
169%和117 %,仅为侧柏林的35%和42 %。表明坡耕地撂荒后,土壤碳库转化效率逐步提高,土
壤管理经营更趋于健康科学,但相对于破坏前天然林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机碳、活性有机碳、
非活性有机碳、碳库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主要肥力因子密切相关,可 以作为反映生态恢复过
程土壤质量演变 的指标 。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 ;土壤活性碳库;碳库管理指数
中图分类号:$1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1—746 1( 2008) 06—0024—05
Ac t i ve r gani c Mat t er and Car bon Pool Management I ndex of Soi l at t he
Abandoned Cr opl and i n Er os i on Envi r onmen t
DAI Qa an—houl ”。LI U Guo-bi n2 。XUE Sha2一 ,YU Nal , ZHANGChaoz- LAN Xuel
( 1.Col l eg e of For est r y .Gui z hou Uni ver s i t y .Gui ya ng,Gui zh ou 550025,Chi na ;2 .I nst i t ut e of Soi l an d
Wa t e r Cons er vat i on 。t he Chi nes e Aca demy of Sc i ence s an d Mi ni st r y of Wat er Resou r ces 。Yang l i ng I
Sh aa nxi 712100。Chi n a ;3.Xi hn Uni vers i t y of Te ch nol ogy 。X缸n。Sh aa nxi 710048。Chi na)
Abs t r act :Wi t h Zhi f angg ou wat er sh ed und er t ypi ca l er osi on en vi r onmen t a s st udy pl ot - t h e ab andone d i n
di f f er en t t i me as subj ect s 。and s l ope cr opl and and nat ur al Chi n ese arbor vi t ae st and as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