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看变化:十六大以来六安市农民生活显著改善.doc
数字看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实现生活质量的重大跨越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民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9%,年平均增加189.2元,年均增长9.3%。
(1)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农村市场和农产品对外交流范围日益扩大,农民增强了商品意识,直接进入商品生产、经营各领域,积极扩大生产门路,发展多种经营,从而使货币收入迅速增长。家庭经营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1547.3元,增加到2006年的1951.6元,占整个期内总收入的比重由65.3% ,下降到60.1%,可以看出,家庭经营收入约占总收入三分之二左右.
家庭经营收入分项对比图
(2)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2006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032.8元,比2002年的人均635.4元,增加了397.4元,增长62.5%,年均增长12.9%。货币收入的增加为农民改善生活条件,扩大生产投入提供了有效保证。
(3)农民收入来源拓宽,结构渐趋协调。十六大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资金、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流动和组合,逐步形成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的新型格局。广大农民走出田间地头进入非农产业,收入来源不断拓宽,结构从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小农业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由2002的年的38.9 %,下降为2006年的38.0%,与此相反,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不断加大,其中农民外出创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由2002的年的26.8 %,上升为2006年的31.8%,成为仅次于种植业主要收入来源。
第二、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5%,年均增长11.3%。
(1)食品质量明显提高。食品消费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农民由过去只讲究吃饱转变为讲究吃好,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迅速增加。
(4)家庭耐用品档次提高,交通通讯日新月异。农民家庭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从少到多,普及程度迅速提高。摩托车、移动电话、空调、照相机、摄像机、影碟机和组合音响等高档消费品,消费档次大大提高。到2006年年底,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81.7台、洗衣机15.0台、影碟机37.4台、电冰箱23.8台、空调3.7台、生活用汽车1.7辆,随着农民和外界联系日益增多,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成为近年增幅较高的一项。2006年农民交通和通讯支出人均达114.0元,比2002年64.7元,增长76.2%。农民拥有移动电话、摩托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已并非稀罕事,2006年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74.1部、移动电话54.6部、摩托车42.5台,这对农民交流信息、丰富生活、提高生产效益、加快生活节奏带来了极大方便。
(5)消费结构升级用于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消费支出增加
农业科 胡国安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幼儿园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打印版)-趣味版.pdf VIP
- (推荐!)2025医疗器械研究资料产品性能研究报告模板(护理包为例).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优质课件.pptx VIP
-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中文PPT第14章.pptx VIP
-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定稿).pdf VIP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案.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含答案(共67份).pdf
- J-STD-035A非密封封装电子器件的声学显微技术.pdf VIP
-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模板.pdf VIP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国有企业供应链采购活动与监督》2023修订版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