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成形工艺 宁波工程学院 周志斌 2011.10.31 2.5冷铁设计 冷铁的概念 为增加铸件局部冷却速度,在型腔内部及工件表面安放的激冷物。 冷铁可分为外冷铁和内冷铁。 在铸造生产中常将冷铁、浇注系统和冒口配合使用,控制铸件的凝固过程。 2.5.1冷铁的作用 1)与浇注系统和冒口配合控制铸件的凝固次序。 形成顺序凝固的凝固次序; 改变铸件的凝固次序,形成顺序凝固; 增大凝固过程的稳定梯度,使凝固次序更加明显; 加速铸件局部厚大部位的凝固速度,与周围部分同时凝固。 2)加速铸件的凝固速度,细化晶粒组织,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 另外:冷铁还可以用来划分冒口的补缩区域,控制和扩大冒口的补缩范围,提高冒口的补缩效率。 2.5.2冷铁材料的选择 生产中常用的冷铁材料有铸铁、铝合金、石墨和铜合金等 。 可以制作冷铁的材料很多,凡是比砂型材料的热导率、蓄热系数大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均可选用 。 2.5.3外冷铁 外冷铁的分类 外冷铁厚度的确定 外冷铁工作表面积的确定 设在铸件底面和内侧面的外冷铁,在重力和铸件收缩力作用下同铸件表面紧密接触,称为无气隙外冷铁; 设在铸件顶部和外侧的冷铁属于气隙外冷铁。 外冷铁的重量 为防止外冷铁被铸件熔接,应计算或校核外冷铁的重量。 原理:铸件(热节部分)的质量为Wo,用外冷铁激冷后,铸件模数Mo减少为等效模数M1,对应M1的铸件质量为W1,则质量差(Wo-W1)所含的过热热量和结晶潜热应为外冷铁吸收并使之升温。设CL,Cs为金属液,固体的比热容,铸件凝固结束时允许外冷铁最高温度为600℃.依据热平衡原理,导出Wc 2.5.4内冷铁 内冷铁的激冷作用比外冷铁强,通常是在外冷铁激冷作用不足时才使用内冷铁,主要用于壁厚而技术要求不太高的铸件上,特别是铸钢件。 2.5.5冷铁放置的位置 1.冷铁的作用分析 铸件自下而上的凝固顺序,通常把冷铁放在铸型的下部。 2.铸件结构的分析 不宜安放冒口的厚大部位,一般均放冷铁。 散热条件差的部位放冷铁。 3.与冒口配合使用 冷铁与冒口保持一定距离,从冷铁部位向冒口方向顺序凝固。 4.浇注系统及引入位置的影响 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一般均在铸件底部放置冷铁。 第三章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是传统的铸造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批量及各种合金铸件的生产。 掌握砂型铸造是合理选择铸造方法和正确设计铸件的基础。 不受零件形状、大小、复杂程度及合金种类的限制; 造型材料来源广,生产准备周期短、成本低; 砂型铸造是铸造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砂型铸造占铸件总产量的80%到90%。 型砂:是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造型材料,是制造砂型铸造用的铸型的主要材料之一. 砂型:型砂被舂紧在上、下砂箱之中,连同砂箱一起称作上砂型和下砂型 铸型:铸型是用金属或其它耐火材料制成的组合整体,是金属液凝固后形成铸件的地方. 分型面:铸型组元间的接合表面(一般位于模样的最大截面) 型芯:是用来获得铸件的内孔或局部外形,由芯砂或其它材料制成的芯体. 3.2粘土湿型 湿型:造好的砂型不用经过烘干,直接浇入高温 金属液的砂型。 湿型铸造法的特点:砂型不用烘干,不存在硬化过程。 优点: 1.生产率高,周期短,易流水线生产,易机械化合自动化; 2.成本低; 3.节省了烘干设备,车间生产面积,燃料电力等。 4.延长了砂箱的使用寿命。 缺点:夹砂结疤、气孔,砂眼、粘砂等缺陷。 湿型主要原材料 原砂、膨润土、煤粉、水,附加物 1.原砂:硅砂是使用最广泛的原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硅砂的缺点: a热膨胀系数比较大; b热扩散率比较低; c容易与铁的氧化物起作用。 铸件容易发生粘砂现象,清砂很困难。 铸钢中采用的非石英砂:橄榄石砂、锆砂、铬铁矿砂、石灰石砂、镁砂、刚玉砂等。 2.膨润土 湿型砂的主要粘接剂。 3.煤粉 。 3.2.3湿型砂的混制、旧砂处理及型砂性能检测 1.混砂:原砂100%,膨润土1%到5%,煤粉8%以下,水分6%以下,适量附加物。 2.旧砂处理:重复使用,经济环保。 3.型砂性能要求:湿度、透气性、强度、紧实度、变形量、破碎指数、流动性、含泥量、有效粘土含量、有效煤粉含量、砂温、抗夹砂性、抗粘砂性等。 检测方法:在线控制和线外控制 3.2.4湿型的紧实工艺 1.对型砂紧实度的要求 紧实度对铸型性能的影响:铸型的强度和透气性。 对型砂紧实度的要求:紧实度高而且均匀。 常用的紧实方法:震击紧实 震压紧实 微震压实 高压紧实 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