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全史5--远古及三代军事史1.pdf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005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本卷提要
本卷主要论述中国远古暨夏、商、西周三代军事发展的历史。远古暨三
代是中国人类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军事从
原始社会末期战争的出现到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时奴隶制
军事制度的完备,其内涵日益丰富,军事诸因素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
各自都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并相互影响,构成了一幅中国古代战争
的绚丽图画。本书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考古资料,继承和吸取了他人的研
究成果,力图通过对兵制、战争、兵器、兵法等几个主要方面上下承接、前
后变化的叙述中,尽可能地再现远古暨三代军事的本来面貌,继而在对历史
发展的勾勒中,廓清军事与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以探求中国早期军事历
史发展的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时代特点。
一、远古暨三代军事概述
中国远古暨夏、商、周三代的军事,是中国先秦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群居共处,过着平
等无争的生活。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剩余产品大量出现,私
有财产也随之产生,战争便有了其发生的社会基础。有战争即有军事,而战
争一旦发生,军事诸因素如兵器、兵制、兵家、兵法等便应时而生,并随着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战争为军事之源,亦为军事诸因素的中心,凡兵器、兵制、兵法、兵家
等等,无不以实现战争目的之需要而存在。在上古时的中国,当人类演进至
原始社会末期,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大量出现,中国大陆形成以黄河、长江
流域为中心的华夏、东夷、苗蛮等几大人类集团,以血亲复仇、掠夺财富和
占领土地为最初目的的战争便发生了。尽管远古战争的实况在史籍中没有确
切的记载,但从考古资料和有关上古的传说中 (诸如黄帝与炎帝阪泉之战、
炎帝黄帝对蚩尤涿鹿之战以及尧舜禹伐三苗等),亦能约略闻听到铮铮的远
古军声。而当中国历史的长卷翻至夏代,当阶级、国家产生和奴隶制确立之
后,在夏、商、西周三代十几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战争不仅日益频繁、规
模扩大,而且性质和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争夺财富和占领土地为主
转变为以解决政治集团之间、阶级之间矛盾为主的斗争,于是战争突出表现
为缔造王朝、维护和扩大统治阶级利益的征伐。夏、商、西周三朝的更迭以
及此三朝对诸侯方国的统治,无不以战争作为实现的手段。
在原始社会末期,还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军队,作战双方的兵士是由各自
氏族部落中的堪与战事的成员临时召集组成。自夏代以后,由于国家的产生
和政治制度的逐步发展,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被建立起来,
用作维护和扩大统治的支柱与凭借。而统治者为了组建、管理和指挥军队,
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维系。中国的军事制度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而
产生的,严格地说就是至夏代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后才产生的。
夏代是我国以领土和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生期,尽管当时
还带有浓厚的原始氏族社会的痕迹,还存在着为数较多的以血族团体为基础
的氏族武装,但是以地缘关系为主的、兵农合一的民兵制度已见其雏形。商
代是中国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展时期,此时在夏代军队的基础上,出现了王
国军与方国军两大军队体系,它们的组建中同时包含有由 “众”组成的“师
旅”和由血族成员组成的族军,这种双重性是由商代政治与社会生产发展不
平衡所决定的。西周时期,奴隶制军事制度发展到了完备阶段,形成了以周
天子为中心的军事领导体系,周天子不仅亲自控辖强大的王室军,而且还掌
握诸侯国军的组建和指挥权,同时还设立了国家管理军事的最高行政机构—
—司马,以统管天下军队。到西周晚期,由于军队的扩大和兵制的完善,建
立了由伍、什、两、卒、旅、师、军等逐级组成的系统的军事编制体系。在
兵员来源上,仍然实行 “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兵农合一”的民兵制
度,但服兵役又有了 “正卒”与“羡卒”之分,即现役与预备役之分。
由于军队的正规化、常备化,军队的训练不仅极为必要,而且已有可能,
因此当时对军事训练极为重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与内容。为
了训练军队和在日益扩大、复杂的战争中有效地指挥军队的行动,西周时已
有了一套简便易行的以金鼓旌旗发号施令的军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