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地理教学插上生态责任的翅膀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是我们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52-02
一、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刻不容缓
案例一:据英国《卫报》报道,2011年又是生态环境动荡的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至创纪录水平,北极海冰融化加速,气温上升创下有史以来第11个最高的记录,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核灾难事故严重。
案例二:自2012年1月15日,广西宜州市上游的拉浪水电站发现死鱼开始,龙江河这条刘三姐故乡的母亲河便和镉污染联系在了一起。半个多月来,轰轰烈烈的柳江保卫战、河池阻击战牵动着民心。
以上两个案例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案例二中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在我国已经不止一起,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环保力度不够。我国的经济一直以粗放外延式发展为特征,“环境”为“发展”让路的不正常现象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其方式导致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
李岚清同志指出:“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教育,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建设者,通过环境保护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教育培养未来社会的生态人格和环保意识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自我拯救,刻不容缓。
二、地理教学在宣传环境意识方面的优势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中,地理是中学各课程中唯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必然在学校的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在传授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环境教育切实纳入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是建立在拥有一定的环境知识的基础上的,它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分析、自身的参与和实践,最后才能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
1.寻找教材内容与环保的结合点,增强环保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就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为开端,以地球的圈层结构来揭示地理环境的特点,以自然资源为纽带,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最后以协调人地关系作为总结,可以说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的始终。因而教师应该立足课堂,利用教材,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通过各种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大,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因此要有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又如,在讲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让学生思考:如今城市的水泥路面会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进而可能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通过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联想到环境保护。
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利用一堂环境教育的典型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就是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新课以电影《后天》片段导入,让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感受到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图片《我们的明天在哪里》创设情景:一对北极熊母子相拥在一块浮冰上,孩子问:“妈妈,我们的明天在哪里?这一图片进一步冲击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讲到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节时,通过《明星行动》、《星海行动》、《我们行动》三个环节呼唤心灵的真善美,呼唤地球人共行动,将环保理念转为环保行动。通过这节典型环保课,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意识被唤醒,思想被点燃,最终将理念落实到行动中。
2.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将环保意识变为积极行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的环境意识的培养,地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2011年10月11日,苏州工业园区“绿洲国际”校园生态科技长廊暨中外青少年“环境教育”国际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型会议会务工作流程清单(培训讲学版).docx VIP
- 零碳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docx
- DB35∕T 836-2015 学生服装标准规范.docx VIP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pptx VIP
- 明配管支吊架的计算表.xls VIP
- 活动一《塑料制品大点兵》课件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社区教育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5).设备与物料流管理.docx VIP
- MSS SP-25中文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5年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