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文学创作.pdf
42世界文学评论 2012年第2期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文学创作
冯玉雷
内容提要:甘肃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之间,文化资源丰 富,是黄河古老文明的
重要发祥地,多民族文化和独特风情都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本文通过作者创
作经历,分析其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从被动、陌生化、主动关注到重新发现的曲折过程,并且将这些认识渗
透到小说文本中。作者最终找到的创作坐标是敦煌文化精神,这是对抗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本土文化 重新发现 敦煌文化 对抗 现代性危机
作者简介:冯玉雷,《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理事、甘
肃省敦煌学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副会主席。本文系兰州市科技发展项 目“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项 目编号:2012172】研究成果。
Title:CuhuralHeritageoftheSilkRoadandLiteraryComposition
Abstract:ThelocationofGansuProvinceisaconjunctionofthreeplateausnamelytheQinghai-TibetPlateau,
theInnerMongolianPlateauandtheLoessPlateau.ItisthebirthplaceofancientYellowRiverCivilizationand
richlybestowedwithculturalresources.Itsethniccultureandfolkcustomsprovideboundlessrichesforwrit—
ers’literary composition.Inthispaper,theauthoranalyzeshisunderstandingofthelocalculture,whichisa
processfrom passivityand defamiliarizationtopassionateconcern andrediscovery.Alloftheunderstanding
hasbeenassimilatedintohiswritings.Theauthor’SfinaldiscoversyofrwritingisthespiritofDunhuangCul—
ture.Thisistheimportantspiritualresourcesfortodissolvingthemoderncrisis.
Keywords:localculture rediscover Dunhuangculture dissolve modem crisis
Author:FengYuleiistheproprietorandchiefeditorofthemagazineSilkRoad(Lanzhou730070,China),a
memberofChinaWritersAssociationandDunhuangInstituteofGansuProvince,acouncilmemberoftheChi—
neseLiterary AnthropologyAssociationandthevicechairmanofLanzhouWritersAssociation.Emal:fengyulei
@ 126.sore
敦煌处在亚洲十字路 口,开放、接纳、包容, 丰沛乐趣 ,让我越来越坚定信念。作为个体文学
持续交流时间长达两千年,沉淀了丰富的物质文 创作活动,于己内心欣喜,获得无上快乐体验;于
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900年随着敦煌藏 外倘若能够营造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也还是对
经洞的发现,国际显学 “敦煌学”诞生。百余年来 社会有些贡献。
硕果累累,大家辈出。同时,在文学、影视、绘画、
一
、 对本土文化的初期认识与创作实践
舞剧等领域内也产生不少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
我 自幼热爱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因缘时会,接触 与所有社会人一样 ,降临到世间,就置身于特
到敦煌文化,便如痴如醉地将主要精力投注于此, 定地理、文化环境,并且在审美思维、人格心理等
在吸收前人学术成果、艺术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