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新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ppt
中国共产党辉煌85年历程 * * * 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新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一段时间来,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环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炫目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法等等。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潜藏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学术概念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与浅薄。” ——李惠军:《我思 我行 故我在》 第一,如何确定一节课的主题? 第三,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流程施教? 第二,用什么材料来教? 第一,如何确定一节课的 目标和主题? (一)把握教学目标的几个问题 1、教学预设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 (1)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与巩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及影响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把握教学目标的几个问题 1、教学预设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 (1)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2)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及其关系;归纳和概括秦朝以来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比较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作用。 知道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辩证且全面地评价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把握教学目标的几个问题 2、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成与调整 案例:长征为什么不叫王征? 案例:“农工”和“民工” 案例:秦始皇的“善良” 教学目标的“生成” 1、课堂教学主题的特点和要求 切合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灵魂。 切合学习实际,是师生的话题。 切合教育要求,是发展的支点。 (二)确定课堂教学主题的能力要求 2、确定课堂教学主题的能力需要 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专业功底扎实。 深谙学科教育功能,教育理论贯通。 准确把握教学实际,教学素养丰富。 (二)确定课堂教学主题的能力要求 “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如何确定一课的一个中心呢?关键是根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把握一课教材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然后找准本课的一个中心之所在。” ——傅元根,《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新探索——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教学问题探讨》,《历史教学》,2005第5期 第二,用什么材料来教? ——活用、用活历史知识 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是“教材”、“版本”和“大纲或课标”问题,应该是“教师”问题,不同的教师会对教学材料作出不同的选择和组合,而决定教师“选择”的一定是“教育追求”、“教学理念”、“学科功底”等专业素养。 “移”老师的故事:斗转星移、皇帝赐予、满门抄斩、民族迁徙 “二毛”回忆录 二毛生于1835年2月14日,广东香山人氏。 1842年:我的回忆要从一个似乎很平常的日子说起。父亲一早就赶着家中的水牛去田里耕作,母亲在家织布,说只要给我做一件新衣服。我坐在家门前老槐树的树杈上荡秋千,阳光普照,微风和煦,在我眼中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突然,另存的小丫头慌慌忙忙跑过来告诉我大事不好,珠江口那边打仗了,来了很多奇怪的人,黄头发、高鼻子、蓝眼睛,叫着要“打开中国的大门”。不久之后,在省城读书的哥哥回来了,他悲愤地说,中国沦落了,清政府和洋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权益。我还小,不明白什么是不平等条约,什么叫做权益。但我感觉到,中国真的有些不同了。 1850年:时间过得很快,,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已经有八个年头了。在这八年中,我见到了好多新奇的东西,有洋布、洋灯、洋钟和吃饭用的刀叉。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些东西,因为父母说,我们用不着这些洋玩意,该用的咱们自己都有。倒是哥哥对这些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他想到生成做生意,开一家布料店,但他不知道是卖洋布好,还是卖土布好。于是,他专门做了一次市场调查。 1860年:哥哥最终还是开了一家卖土布的小店,其中的好多布料还是我母亲亲手织的。这些布料一开始卖得不错,可是进入19世纪60年代后,情况有些不同了。越来越多的洋布涌入中国市场,而且便宜得很,人们开始选购洋布,土布卖不出去,哥哥破产了。那天晚上,哥哥喝了很多酒,口里不停地叨念着几个字:子口税。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但我知道就是这个什么屁税,害得哥哥还有好多和哥哥一样的本地商人倾家荡产。 1872年:哥哥破产后,家里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全家人都靠着那几亩田地过日子,还要还债,经常是入不敷出。这时村里来了个名叫容闳的官员,他劝说乡亲们送自己的孩子参加“留美幼童教育计划”,他说这个计划能让孩子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