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课件.ppt

第三章__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二、远程通信(telecommunications)基础 1、远程通信系统 远程通信:以电子方式传送信号 远程通信系统:兼容硬件和软件的集合,以完成一地到另一地的信息通信。 远程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终端 (2)远程通信处理器 (3)远程通信通道和介质(communications channels) (4)计算机 (5)通信软件 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是远程通信的一个特殊子集,涉及数据的电子采集、加工和分发。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的通用组件 客户机 服务器 网络接口卡 网络操作系统 节点 拓扑结构 协议 数据包 编址 传输介质 2、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 传输速率 单位:bit/s 带宽(bandwidth): 能够传送信号的频率宽度 音频带宽:300-9600bps 中频带宽:9600-256000bps 宽带:256000-1000000bps 在一个给定的介质上可同时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介质的容量 误码率 被传错的二进制码数与所传送二 进制总码数的比值 一般要求低于10E-06 3、通信传输介质 双绞线 无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屏蔽双绞线 同轴电缆 coxial cable 基带同轴电缆 50? 宽带同轴电缆 75? 光导纤维(fiber optic cable) 微波 蜂窝传输 红外线传输 三、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 由通信介质、设备和软件组成,以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系统 自主计算机(autonomous computer)的互联(interconnected)集合。 互联:两台计算机能互相交换信息称为互联。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用于企业的网络 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 高可靠性(high reliability) 通信手段(commnnication media) 服务于公众的网络 访问远程信息 支付帐单、管理银行户头、投资、 电子报纸、杂志、期刊、在线数字图书馆 WWW浏览 个人间通信 电子邮件、视频会议、新闻组 交互式娱乐 视频点播、游戏 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中的多台计算机之间要通信,各个结点之间就需要不断地交换数据。要保证各结点之间交换数据的有序性和正确性,就必须制定一个网络数据交换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这种规则、约定与标准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语法、语义与时序。 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通常,语义规定通信双方彼此“讲什么”,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彼此“如何讲”,时序规定事件执行顺序。常用的网络协议有:TCP/IP、IPX、NETBIUE。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根据层次化模型的设计原则,将网络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模型有7层 物理层:通过物理介质传送和接收原始的二进制电脉冲信号序列(位流)。 数据链路层:将位流以报文分组为单位分解为数据包打包,附加上报头、报尾等信息,向网络层提供报文分组的发送和接收服务。 网络层:根据报文分组中的地址,提供联接和路径选择。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拆除进层之间的连接。 表示层:负责处理不同数据表达方式的差异,并提供相互转换。 应用层:直接和用户交互作用 产业中的现实标准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IPX/SPX协议 NetBIOS/NetBEUI协议 SNA协议(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系统网络结构) TCP/IP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最初定义,1974年 核心协议 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地址解析协议(ARP) TCP/IP协议群中编址 网络可以识别两类地址: 逻辑地址 IP协议是负责逻辑编址的核心 IP地址,唯一地标识Internet 上的计算机 物理地址(MAC) IP地址 Internet的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组成,可以用4个十进制数字表达,每个数字可取值0~255,数字间用“.”隔开(如:85) IP地址分为A、B、C三类。 A类地址 B类地址 C类地址 IPv6与IPv4 IPv4:4字节,共40亿个地址 我国9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