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狂犬暴露后的应急处置.doc
狂犬暴露后的应急处置
一、何为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二、识别典型的疯狗的几个要点:
性情凶暴;有狂奔、垂尾症状;主动攻击人;曾咬、抓伤其他动物;
有大量流涎现象等
三、暴露分级
1、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2、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3、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I级”算是暴露吗?—简单说就是有接触未受伤
“Ⅱ级”中,何谓“轻咬”?何谓“无出血的轻微抓伤”?简单说受伤了但没有出血,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伤及真皮层,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用),为II级;无疼痛为I级;不能够肯定时算II级。
“Ⅲ级”中,何谓“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破损皮肤”是指什么?“粘膜被污染”都有什么情况?
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
破损皮肤被舔: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四、暴露后处置原则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I级暴露——无需进行处置
Ⅱ级暴露— 伤口处置+疫苗接种
其中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暴露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Ⅲ级暴露——伤口处置+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疫苗接种
特别注意,凡有下列情况者,皆须要伤口处置+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疫苗接种:
(1)、伤处肉眼可见出血;
(2)、破损皮肤被舔;
(3)、黏膜或破损皮肤被动物体液污染;
(4)、头面部伤处虽未出血但酒精擦拭有疼痛感。
(二)、伤口处理的意义
伤口的处理具有极大意义,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员按照上述步骤规范处理。患者拒绝必须签字。
五、首次暴露后疫苗接种
标准规范:越早越好。
接种程序:5针法;不分年龄、体重,每次均接种1个剂量。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
如不能确定伤人动物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疫苗者也应按照程序接种狂犬疫苗。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六、被动免疫制剂的应用
1、注射部位:应当按照计算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当进行浸润注射。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狂犬病疫苗接种于对侧。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
2、如未能在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内(含7天)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3、为什么要用被动免疫制剂?
通过局部应用,直接中和伤口处理后仍可能残留的病毒,最大程度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应与首针疫苗接种同时进行(暴露后尽早实施)
被动免疫制剂的注射方法和要求
实施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具备对过敏反应的抢救能力,尽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避免多次重复针刺进伤口。所有伤口均需覆盖在伤口内滴数滴被动免疫制剂,距伤口缘约0.5-1cm沿伤口纵轴进针,做环形全层注射,避免直接从伤口内进针,以免将病毒带入深部组织。进针深度应超过伤口的深度,浸润注射时应避免将被动免疫制注入血管内。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须防止因加压浸润过量液体而使血液循环受损,引起缺血。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免疫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远离疫苗注射部位可减少抗原抗体中和反应,减少相互间效价的影响。
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推荐注射部位
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 注射在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疫苗接种于对侧。
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注射在伤口同侧大腿外侧肌群。
被动制剂可与麻醉剂联用
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别是幼儿),按常规剂量不足以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