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中央秘书机构的演进规律一、历代中央秘书机构的嬗变怪圈
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产生于商朝末年,称太史寮。其职掌为拟写册命、组织祭祀典礼等事务,它仅为秘书机构雏型。西周初年,政务目繁,太史寮被扩展,有了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不同等级不同职责的秘书官员,承担着拟制、处理文书,保管档案,组织典礼,宣布政令等事宜,是中央政府的一个重要辅助机构。西周后期,太史寮的作用越来越大,与中枢政务机构卿事寮合称为卿史寮。东周时期,由于诸侯国崛起,王室衰落,难以向各诸侯国发号施令,太史寮的地位、作用与卿史一样不那么明显了。秦朝攻灭六国,一匡天下后,秦始皇设立起丞相府,作为协助自己处理繁复的日常政务的辅助机构。凡朝廷百司和地方郡县上呈朝廷的公文,一律送交丞相府,由丞相府整理后送呈皇帝回裁决;凡皇帝下颁的诏书,也由丞相府分布各官署执行。
由于秦始皇集军事、政治、经济大权于一身,事无大小,一决于己。因此,此时的丞相府没有决策权,仅有参谋权,规模也很小,以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为主要职责,成为联系上下的桥梁和纽带,实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度下的中央秘书机构。
汉承秦制,起初也以丞相府作为中央秘书机构。此时的丞相府由于国家行政管理事务的增多,机构开始扩大,下属部门明显增多,属官大量增加,最多时达360多人;其职权也扩大,凡选用、罢黜百官,执行诛罚,郡国的上计、考课,都可以处理,开始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丞相也演化为手握重柄的秉政大臣。这就和君主独裁的政体发生了冲突。
于是,自汉武帝起,开始逐步分散、抑制、削弱丞相府的职权,将丞相府划为外朝,官衙设于皇宫外,使职权已膨胀的丞相府转化为政务机构。同时,汉武帝又起用原先为皇帝收发章奏、保管档案、传达首令的亲信秘书小吏尚书,组成小规模的秘书机构尚书署,以协助他处理文书等事务,官署设于皇宫内,属皇帝的近侍机构中朝系统,取代了昔日丞相府的地位。
尚书署逐渐发展,其职掌从起初的收发奏章,发展为允许可以诉读奏章,进而又允许了可以初步裁决奏章。到了东汉,除了掌理奏章的收发、拆读、初步裁决、审查,诏书的起草、封印、转发、记录,皇命的传宣以外,还增加了选用、奖罚百官等权限,膨胀为无所不统的权力机构。其机构也自尚书署扩展为尚书台,从最初的少数人员增加为分六曹,配备了大批官员。为此,东汉末年,曹操又将尚书台转化为中央政务机构,另以自己的亲信幕僚为秘书令,下隶秘书左、右丞,负责收发、处理文书,拟制、颁发命令,以取代昔日的尚书台,组成新的中央秘书机构(秘书令、丞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设置的名实相符的秘书机构和官职)。
曹丕称帝建魏后,又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增设中书监一职,组建成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掌管章奏,成为新王朝的中央秘书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书省的职权再度扩展、膨胀,从最初的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发展为参与机密处理政务,其人员也猛增,光抄录、誊写文书的书吏就有一、二百名。统治者为此分别增设了门下省、尚书省,以分散中书省之权,使三省各承担部分中央政府的秘书职能,使之相互制约。
唐朝,三省扩展为中央政务机构,皇帝又起用翰林学,作为自己的机要秘书,后又发展为翰林学院,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并为宋朝所承袭。明朝,由翰林学士组成内阁,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内阁从明成祖时的7人,发展到清初、已扩展为300多人,分12房办事的大衙门,其职掌也从最初的收阅奏章,充当顾问,膨胀为赞理机务、总理政务。为此,清康熙帝、雍正帝先后设立南书房、军机处作为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而将内阁转化为政务机构。军机处的职权从起初的办理往来军报,颁发皇帝任命将帅、出师征剿等命令,发展为拟写诏旨收受奏折、参与政务、审理大案、奏补文武官员,又一次膨胀成为决策中枢。
综上所述,可见历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职权、规模总是由小到大,逐步增强,最后膨胀;而它一旦膨胀,封建统治者就予以抑制削弱,或将其转化为政务机构,然后重新起用身边的亲信而职位低微的秘书官吏,组建成新的秘书机构。这一现象自秦朝起直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反复出现,形成为一条规律,导致封建王朝的中央秘书机构处于反复建立、扩展、膨胀、削弱、解体或转化,又重新建立的周期性演变之中,形成一道循环轮回的怪圈,使中央秘书机构的名称不断变更,权限时弱时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这一现象可称之为膨胀回位。其根本原因当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本身,其具体原因,一为秘书机构实务化和皇权象征化之词的矛盾;二为历代秘书机构权限不明。
二、象征性的皇权周期性地由强转弱
皇权象征化和秘书机构实务化的矛盾可从两方面剖析:象征性的皇权的变化和实务性秘书机构变化。
封建社会中,皇帝通过颁布诏书、下达口谕来指挥国事。凡开国帝王、中兴之主或有为之君,无不力求强化皇权,事无大小,都须经自己过目,由自己批阅裁定。如秦始严令各级地方政府凡事都须层层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