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复习欧洲西部、欧洲东部与北亚(湘教版).ppt

2014高考复习欧洲西部、欧洲东部与北亚(湘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分析左图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右图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5)请在下图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右上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剖析】 (1)从经纬度、河流、湖泊等信息,可判断①河位于东亚,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②河位于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①河流域夏季降水丰富,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域全年降水稀少,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域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从等温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极值分布等信息中去分析。从甲地等温线弯曲方向,可知甲地虚线沿线气温高于两侧气温。结合区域地理知识,附近有大兴安岭山脉分布,气温升高的原因是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所致。 (3)湿地形成的原因与排水不畅、降水量多、蒸发量小、不易下渗等因素有关。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多年冻土分布,气候寒冷。湿地可以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河、湖水量,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多种生物生存提供场所。(4)丙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此地地势平坦开阔,有多条河流分布,因气候寒冷,排水不畅,所以沼泽广布,自然带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带。(5)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水分交换形式主要是陆上内循环方式。通过植物蒸腾或蒸发作用,地面水分到达大气,再通过降水形式到达地面。 【答案】 (1)差异:①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优势: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 (2)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 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3)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 (4)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  (5)所画箭头与环节名称注记如下图所示,画两个以上箭头者,该题不给分。 典例1 (2010·广东深圳中学)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两种不同矿产的运输方向,这两种矿产是(  ) A.铜矿、石油       B.石油、铁矿 C.煤矿、铁矿 D.铁矿、铜矿 (2)图中四地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与序号组合正确的是(  ) A.原料—①,知识和技术—③ B.煤铁资源丰富—②,能源—④ C.知识和技术—③,煤铁资源丰富—④ D.原料—①,能源—④ 【剖析】 图中实线表示由北欧运输到英、德等国家的矿产资源,结合北欧铁矿资源丰富可判断;而虚线表示由北非运输到法国、意大利的矿产,不难判断应该是石油;①是英国的阿伯丁,是在丰富的石油资源基础上兴起的石油城;②是德国鲁尔,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兴起的主导因素;③是德国南部的高科技工业区;④是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 【答案】 (1)B (2)A 典例2 (2010·长沙一中)下图为俄罗斯天然植物分布图,完成下面(1)~(2)题。 (1)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物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0℃ B.7月平均气温5℃ C.年平均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 (2)A、B处的河流(  ) 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 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剖析】 第(1)题,甲、乙分别是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而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一般是指最热月均温10℃,则依此分析,选项A、B、C都不对,唯有D项最接近。第(2)题,图中A位于亚洲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且纬度相对较低而夏季降水较多;B位于高纬度内陆,降水以冬季降雪为主,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春、夏季的积雪融水。 【答案】 (1)D (2)D 典例3 (2010·广东惠州)2008年10月24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亚欧携手,合作共赢”的讲话。读亚欧四个区域图,回答下面(1)~(3)题。 (1)上图中数码所示地与下列“常年平均风向”、“工业分布”示意图连线正确的是(  ) A.①-甲-A、②-乙-B、③-丙-C、③-丁-D B.①-丁-A、②-丙-B、③-乙-C、④-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