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中梳理:新农业走向的十大预测? 今天是年中,折腾了半年也观察了半年,各种信息在我这里杂汇,我想有必要梳理梳理;没有什么数据参考,很多都是道听途说,看官千万别较真,预测什么的,我如果说是根据数据推算出来的,估计你也不信。
先从市场端来看:
第一,农产品微商群体浮出水面
这个群体是颇有争议的,之所以把他们放在第一条是有原因的,我实在感觉这一波浪潮来得猛烈。在微信和有赞微商城等第三方平台的推动下,很多城市里的年轻创业者,用移动互联网作为连接手段,以地理位置为坐标,夫妻创业为典型,开始售卖农产品。之所以把他们称作“农产品微商”,是想把他们和“面膜党”们区别开来,因为农产品承受不了层层压货,所以他们有点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以服务为核心价值,称为社会化零售的重要一环。
当下对于他们来说,物流配套的不成熟,提供了一个红利窗口期,迅速地长大;未来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已经从“看不起”到“看不懂”的转化,至于后面“跟不跟得上”完全看你自己。在农产品这种非标准化严重的品项中,这种基于口碑信任的零售关系,我个人觉得会长期存在。
第二,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急剧加大
中国进入WTO十五年了,很多进口保护的政策逐渐放开,大量进口农产品,开始低价进入市场,对国内的农产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影响表现在,国外的农产品成本低(他们的土地成本低很多),商品化程度高,资本雄厚,而国内呢,个人觉得很多产业都还没有准备好。
我年初去看过山东烟台的车厘子市场,大部分果树还在农户手上,凌晨采了去市场上卖,谈到标准化简直是弱得可怜……不但是这样,当地很多企业还恶性竞争,殊不知巨大的阴影在他们的背后,他们在低价高质的进口车厘子面前不堪一击。
最近听说新西兰某桃放低了代理商门槛,采取了很多鼓励政策,一时间网络上到处都是他们家的产品。按我的估计,要么是受潜在竞争对手刺激了,要么打算在黄金窗口期迅速抢占市场。如此,国内某桃,也是压力山大。
生鲜电商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产品,这一点会加大这种挑战。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他才不管你什么民族农业,“产品做不好趁早滚出”……这一轮的冲击,堪称“内忧外患”。
第三,生鲜电商开始落地O2O
经过3年左右的市场培育,很多生鲜电商已经摸着门路了,品牌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积累,从线上到线下,成为一种顺势而为。据了解,国内某生鲜电商已经布重兵在线下O2O,无论是开自营店也好,还是整合社区店也好,本质上来说就是加强商业效率。
浙江有家土豪企业,开店速度还是蛮快的,据说对外宣布“产品都是自己基地供应”(有点天方夜谭的赶脚啊),不久就会遇上产品供应链的瓶颈;还有厦门某便利店,已经开始尝试用移动互联网卖半成品菜,采用外包的方式,个人觉得有的玩,专业化服务和流量入口还是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第四,水果品类先成熟,然后是水产肉禽蛋,最后才是蔬菜
生鲜电商,不要再说菜了,蔬菜流通领域的变革应该会从B2B先成熟,再过几年才到C,当下在做C端的商业模式暂时还看不到快速上升的迹象,很简单,B端是刚需,C端是伪刚需,上游供应链也不成熟。
水果品类已经很成熟了,你到几个电商平台上去搜下就知道,微商群体也大部分在卖水果;再有就是海鲜水产,都是从进口海鲜开始的,国内的品项主要是大闸蟹、小龙虾……你会发现,生鲜电商的品类成熟顺序有规律,都是从客单价高、耐运输、应季的、满足高级味蕾需求,所以接下来是什么,自己去想啊!
我记得我在年初考察完国内某水果电商平台后,劝杭州本地的一家企业说赶紧转方向到水果电商,没想到过了半年,这家企业的网站因为做水果项目竟做得有声有色。
从行业基本面上看
第五,农产品滞销会继续,但是会缓和
农产品滞销的信息,层出不穷,从前些日的陕西油桃,到这几天的福建荔枝,本质问题是产能迅速提高,远远大于市场消化能力。这种情况,短时间内还是不会消失,因为要让农民砍树换品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但是这种情况会因为互联网信息的透明化,变得缓和。据笔者观察,一旦某处农产品滞销,就会引起媒体的疯狂报道,使得大量的采购企业行动起来,包括很多公益销售行动。
但是换个角度看,生鲜农产品滞销的背后,是粗加工产业的落后,机会也在这里。比如休闲食品化,未来真是蛮有机会点的。
第六,各种活动和论坛继续增多
各位一定会继续受到大量活动信息的轰炸,请一定理解,这就是一个朝阳行业的前兆,说明很多人关心,很多人看好嘛。各种活动,目的不一,有的是大公司切入行业需要提升影响力的,有的是为投资找项目服务,有的是产销对接……一时间鱼龙混杂,褒贬不一。我开玩笑地和朋友说,一定是有很多人看到新农堂去年搞了那么多场活动,好像很容易嘛,于是他也进来搞搞看哈。
其实我也认识到,对于新农堂来说,还真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