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法律与选官制度 明清史专题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清代的中央机构 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前明天子拱默,委任左右,故阁臣往往比中涓,作威福,营奸利,虽分权于部,而权益重。国朝拟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摺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曰可乃下。 ——叶凤毛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 军机处…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内阁之制,…以圣祖仁皇帝之天亶聪明,犹有鳌拜、明珠、索额图之小作威福。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 张瑞荫 清朝新设的重要中央国家机构 理藩院 管理以蒙古为主的西、北边疆民族事务的机关,初名蒙古衙门。官制仿六部,地位列于工部之后,设尚书、侍郎。下设旗籍司、王会司、典属司、柔远司、徕远司、理刑司,各设郎中、员外郎、主事。主要官员由满洲、蒙古人担任。属官亦有少数汉军旗人担任。理藩院的职务是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蒙、维、藏族事务,诸如政令、爵禄、朝会、刑罚等等。此外,理藩院也掌管一部分外交事务。 内务府 掌宫禁事务。设总管内务府大臣及郎中、主事等官,下辖七司三院。由上三旗包衣(皇帝家仆)任职,革除了明代的宦官二十四衙门,将宦官纳入其中进行管理(太监略有放纵,许内务府先拿后奏),杜绝了宦官干政现象。 军机处 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最多时6、7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设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达的奏章,以保证军机处处理政务的效率。 在拟旨过程中,军机处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始终是临时机构,也没有专职,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军机处是清代君主集权的最佳工具。 民间基层组织 明代里甲制:洪武十四年(1381年)推行里甲制度,以110户为一里,一里分10甲,10户为一甲。里甲长由丁粮多的富户乡绅轮流担任。并设里正、甲正,掌田粮户口册籍;设总甲负责地方治安。里甲除编排劳役、催征钱粮、传达政令外,还要互相监督,实行连坐。 “凡其一里之中,一年之内,所有追征钱粮、勾摄公事,与夫祭把鬼神、接应宾旅,官府有所征求,民间有所争斗,皆在见役者所司”。 清代保甲制:州县城乡每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各设“长”;佃户、雇工附于主户之下,每户门上挂一印牌、书写主人姓名、丁口数;僧道在寺观中也有登记牌。并在此基础上登记官簿,官府存档。 明代的法律制度 清代的法律制度 明清的司法制度 (一)明代的法律制度 1、明代立法的指导思想——重典治乱世 中华民族特有治国思想的影响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周礼·秋官·大司寇》 明君“治吏不治民” 平民天子朱元璋早年生活经历 昔在民间时,见州县长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贪官污吏蠹害民者,罪之不恕。 ——明·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 明王朝建立之初社会背景 ——吾治乱世,非猛不可。 制定《明大诰》,“明刑弼教” 《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 制定《大明会典》——明代的行政法典 ①弘治 明会典 180卷 (明孝宗弘治十年至十五年,明武宗正德年间重校刊行) ②万历 明会典 228卷(明神宗万历四年至十五年,称《重修会典》,题为申时行等撰) 3、明代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严酷镇压危害君主专制统治的反抗行为。 对谋反、大逆、罪大恶极,一律采用重罪加重的处罚原则:对犯罪者本人及亲属处刑更重,株连范围更广,处罚不分情节。 洪武五年,南海“盗”号称“黑鬼”者为乱,被捕斩共370余人。七年广东儋州陈逢愆起义,陈被斩,部属1400多人被劓刑。同年广东雷州王子英“谋乱”,王被斩,擒其部属231人均枭首于海滨。十五年广州“铲平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