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岭隧道施工技术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刘招伟 2010 .07 三 、 装砟、运输方式选择 (一)装碴、运输方案比选 应根据隧道断面大小、长度、施工方法、运量、机具配备、通风风量要求、施工场地等综合因素比选确定。挖、装、运能力应匹配,形成机械化作业线,提高运输能力,以加快施工进度。装运设备应具有一定备用量,不因设备维修影响施工进展。 (二)装碴运输方式 其方式主要在以下三种: 1、有轨式:是目前单线铁路隧道及地铁普遍采用的方式。装碴机械、牵引机车、运输车辆能力要配套,洞内外交会车轨道要布置合理,要以提高吞吐能力为布置出发点,轨道及道岔要合理布置,做到平顺直,一般洞口应设置栈桥、碴仓等存储碴设施,便于汽车转运,以提高运输效率。 2、无轨式:不受轨道制约,使用大马力、大吨位装运设备,运输效率高,适合于双线或多线大断面隧道装碴运输。 3、无轨装碴有轨运输式:特点是在距开挖面20~30m范围内不须铺轨,解决了开挖爆破中轨道运输延伸与装碴调车的干扰问题。 以上三种方式,除断面制约因素外,宜采用无轨装运方式,它具有机动灵活、运量大、速度快以外,对洞外场地适应性强,设备属于遍用性,一机多用,闲置时间少,而且弃碴不须转运。唯对洞内路面要求较高,尤其渗漏水较大软弱围岩更增加养护困难。易形成泥泞满洞,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而且轮胎磨损很大,增加运输成本。因此,做好排水工作,增加运输道路养护力量非常必要。 五、隧道施工通风 (一)通风方式选择 施工通风直接影响隧道方案的选择,辅助坑道的设置,施工速度的快慢及工程造价。因此,设计和施工隧道尤其长大隧道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风是为了送进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降低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保证工人健康和施工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隧道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施工方法和设备确定。通风量应满足洞内各项作业需要的最大风量,通风机应有50%的备用能量。一般常用管道式和巷道式两种。 1、管道式通风:根据风流又可分为:压入式、吸出式和混合式三种。 (1)压入式:将新鲜空气通过风管直接压入工作面,以新鲜空气稀释和驱逐污浊空气,将其排出洞外,工作方法简便,适宜于无轨运输的隧道和有轨运输较短的隧道。由于拉链式软风管的使用,加上射流风机的配合,该通风方式应用更为广泛。独头通风距离达到3km,是完全可能的。其缺点是污浊空气要流经整座隧道才能排出,风管通过衬砌模板台车时,由于下垂、弯曲,风量损失较大。 (2)吸出式:污浊空气是通过管道排出的,易形成炮烟停滞区,不宜单独采用,由于大部分隧道均采用软风管,风机须随掌子面前进而移动,十分不便,而有被爆破飞石砸坏的危险,一般不采用。 (3)混合式:能发挥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一般长隧道经常采用。 2、巷道式通风:是利用隧道的平行导坑作主通风巷道,当主风机运转时,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经过成洞及各工序施工地段至最后一个横通道风流折入平导,然后排出洞外,其间在正洞和平行导坑工作面附近布置必要的辅助风机,与主风流循环配合。也有的采用平导进新鲜空气,污浊空气从平洞排出的方案。 (二)通风量计算 应同时分别按: 工作最多人数所需风量,每人按3m3/min; 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 全端面V>0.15m/sec 坑道中V>0.25m/sec,最大风速应不大于6m/sec 开挖面一次爆破排烟所需风量按下式计算: 7.8 Q0 = ---- t 式中:Q0 —— 爆破排烟所需总风量(m3/min) t —— 通风时间(min) A —— 一次爆破炸药消耗量(kg) F —— 隧道断面面积(m2) L —— 通风换气长度(m) 内燃机械作业所需风量计算: q*c*k Q ≥ -------- y 式中:Q —— 所需总通风量(m3/min) q —— 排出有害气体量(m3/min) c ——排出有害气体浓度(%) y —— 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k —— 安全系数 无轨运输所需风量是以稀释柴油机尾气中的CO量计算的,但是由于内燃机产生的CO量与行车速度、路面好坏、内燃机性能、柴油质量、有无净化装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