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评价鲁迅 主讲人: 许祖华 如何评价鲁迅 鲁迅是一位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他登上文坛标志着一个伟大文学时代的来临;他的去世也标志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他的精神虽在延续,但毕竟再也没有人来代替他,直到今日。这是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与影响的作家。 但如何评价鲁迅呢? 对鲁迅的评价,学术界一直沿用毛泽东的论断: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我虽然也同意这一评价,但总觉得这一评价: 1.太政治化; 2.太抽象,缺少个性内涵。(因为,人类文学史上一切被称为“伟大文学家”的人,也可以称为伟大的思想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曹雪芹等)。 进入20世纪80—90年代后,又有学者对鲁迅进行了新的评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位学者的评价:一位是王富仁;一位是汪晖。 王富仁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汪晖认为:鲁迅是具有“中间物”意识到最清醒的人。 这两位著名学者对鲁迅的评价尽管很有深度,并带着悲剧般的崇高性。但同样也存在局限: 1、过于精神化、思想化、知识化与圣化。 2、不是对鲁迅“全人”的评价。 总之,其评价的致命之伤在于:忽视了鲁迅的感性生命形式与内容。 那么,应怎样评价鲁迅呢?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的个性特征何在呢? 我认为: 孤 寂 的 巨 人 我的评价,不在于否定“三个伟大”,而在于赋予这一评价以个性内容;同样,也补充王富仁与汪晖对鲁迅的评价。同时由此来解释鲁迅生前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行为。 我评价的落脚点是“巨人”; 我评价的着眼处是鲁迅的“孤寂”。 为什么说鲁迅是“孤寂“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1.从个人生活来看: 由于种种原因,纵观鲁迅的一生,在他的社交圈子里,尤其是在文化人圈子里,与他心心相印的朋友说不出几个。所谓五四时期的“同人”,如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及后来的创造社诸君郭沫若等,与鲁迅均没有什么深交。至于左联时期的所谓“同道”,如周扬、夏衍,或因思想差异,或者因人格的不同,从来就没有什么私交。虽然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尤其是在“左联”中,鲁迅都唱着主角,那主要是因为他的才能和威望,并非是“朋友”之谊使然 五四时期,他没有参加过什么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与他都没关系;他倡导过“语丝社”等,其中多数人与他关系都很一般。至于像高长虹之类,接受过他的无私的帮助,却反过来攻击他,更使他感到人心的难测,所以他不合群。 他一生崇尚独往独来,虽然在理智上他曾说,他要“听将令”,但在社交中,他是孤独的。他有很多追随者,多为青年人,他们追随他,是因为景仰他;鲁迅帮助他们并与之交往,主要是出于对后辈的奖掖。他交往较深,被他视为知己的人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日本人内山完造;一个是瞿秋白。 鲁迅与内山完造结识得很晚(28年)。瞿秋白,鲁迅曾送给瞿秋白一幅清人何瓦琴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回怀视之。可惜,鲁迅与瞿秋白不仅结识得晚,且结识两年后,瞿就被国民党抓住杀害了。交友不广,一方面说明鲁迅很孤独,缺少交流很寂寞,另一方面说明他个性太突出。有突出的个性,正是“巨人”的品质之一。 同时,鲁迅的家庭生活也是不幸的。这种“不幸”既加重了他的孤寂,又构成了孤寂的内容。少年时代家道衰落,饱尝了人间的冷暖。1906年26岁时,又奉母命与朱安女士结婚,以后几十年一直受到这桩无爱的婚姻的折磨。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鲁迅曾对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种不幸的婚姻限制了他对爱的追求,加重了他的孤独。 1923年,兄弟失和,周作人与鲁迅绝交,鲁迅搬出家,另觅房子居住,就是北京砖塔胡同61号,即现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秋夜》就写于此。其孤寂之感溢于言表。 之后(1927年到上海后)与许广平同居。此时,鲁迅仍是孤独的。从《两地书》来看,我们难以找到抚慰鲁迅情感的内容,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漫谈社会、人生、人际等等。西方人说,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更何况是“情书”!在情书中都难找到“温柔”,其处境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也许是为发表的原因,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与鲁迅交往时间最长,相处最熟,感情最要好的女学生是许羡苏。1920年相识,鲁迅写给许羡苏的信件,比《两地书》多多了。见马蹄疾著:《鲁迅生活中的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与处理》专题讲座.pptx VIP
- 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套装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docx VIP
-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GB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docx VIP
- (高清版)-B-T 17799.2-202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第2部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标准.pdf VIP
- 2025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6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doc
-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发展五年规划目录.PDF VIP
- 2025年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