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课件.pptVIP

《古典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鉴赏的方法 1、送别诗 这类诗应注意分析诗中写的是谁送谁,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还是别后的思念,抑或是对朋友、亲人的勉励祝福。 2、怀古诗 这样的诗多借古讽今,指点江山,畅抒胸怀,评点、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感叹之情;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3、战争诗 这类诗大多表现战乱的苦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表现古老的爱国传统,对保家卫国的将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的歌颂,或是吟唱救亡之歌、亡国哀音,直陈时弊或委婉讥讽。 4、思乡诗 这类诗大多表达感人至深的友情亲情,如怨如诉的乡愁离绪,在对家乡、亲人的无尽缠绵的思念中流露出仕途上的挫折、情感上的创伤。 5、景物诗 借景抒情诗寄情于壮丽闲逸的山水田园,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或展现优美的自然画卷,多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理想难酬的伤感与悲愤,或是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报效国家的壮志,或是表达鄙夷权贵的自豪感。 6、咏物诗 咏物言志诗或是借景物来寄托自己的闲情逸致,或是借景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品性,或是表达耐人寻味的寓意哲理。 7、闺怨诗 这类诗多表达妇女对征戍中丈夫、情人的思念和悼亡,流露对战争或屯戍的厌恶,或是表达脉脉的爱意恋情,体现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正确理解字词含义,分析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体会诗词中蕴涵的意义 比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句十个字,就把鲜明的阶级对立矛盾深刻地暴露出来了。 比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句十四个字,就把三峡两岸崇山峻岭的景色和长江的急流以及个人的心情都写出来了。 把握诗歌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诗歌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 即景述怀 直抒胸臆 寓情于景 情景相生 把握诗眼 诗眼乃是诗词曲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 熟练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修辞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 修辞方式 古人写诗常用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等手法,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比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借助夸张手法抒发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抒情方式 A、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 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比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B、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比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比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另外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C、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比如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比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 ① 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