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血疏风之法,使用养阴清肺汤加泻白散治疗。会阴肌肉痉挛或处于易激状态一般属于阴部经络存在风
邪阻滞,风为阳邪,善行数变,风火相煽,精室不宁自然容易旱泄,临床可使用痛泻要方和张锡纯曲直
汤加减。
本项研究发现中医辨证治疗早泄的疗效与帕罗西汀无显著性差异,而且没有明显副作用,很受患者
欢迎。
参考文献(略)
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证治新观念
周少虎 谢建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男科 (510405)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疾病。中医药治疗阳痿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认为在中医文献仍以阳痿命名为妥。一般认为我国ED
年男子ED的患病率为40.2%。虽然ED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会给患者带来三大危害:精神困扰,
心身痛苦;降低对生活的满意度;影响家庭的和睦、幸福和稳定。
1 中医病因病机沿革
1.1中医病冈沿革古今绝大多数中医认为,破阳太早、恣情纵欲及自身戕害(手淫)等房劳伤是引
起阳痿的主要原因。然而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激致病在中医发病学理论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各种不良的情志因素,日久必导致机体功能紊乱,或忧郁伤肝,或思虑伤脾,或惊恐伤肾等,
影响宗筋功能而致阳痿。情志变化往往归因于“郁”,故以上可以称之为“园郁致痿”。过激的情志变化
既是阳痿发生的易患因素或促成因素,又是阳痿的维持因素,有些患者因非情志因素所致病后亦多出
现情志抑郁不舒而发生肝郁,即“因痿致郁”,亦即多数阳痿患者在病前病后都存在着过激的情志变化。
综上所述,中医病冈学认为,在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情志之变已经成为阳痿的主要发病原因。中医学
理论认为,恣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炒之物,易致湿热内生,湿热下注,浸淫宗筋,宗筋弛纵不举则病阳痿。
吸烟、饮酒及饮食习惯与阳痿有显著联系,因此,不良生活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1.2中医病机沿革 中医病机学理论认为,久病多瘀、久病多虚、怪病难病多痰是慢性疾病发
展过程中的普遍病理变化,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或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但很少单纯的实证或虚证,
反映到阳痿的病理变化上也是如此。在阳痿病机的虚实变化上,虽然有因脏腑的亏虚而病者,但更多的
是冈痰、湿、湿热、瘀、郁等邪实而致病以及虚实夹杂而致病。即对于阳痿中医病机学中的虚实病
机规律来说,在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实多虚少是现代人类阳痿病机学上的普遍规律之一。
2中医辨证分型
阳痿一病,宋以前多不辨证分型,明代才开始出现阳痿分证论治的文献,但阳痿中医辨证分型不一
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辨证分型是中医科研的基础,辨证分型不一致,终将影响科研成果的客观评估和
临床推广应用,从而制约学科的发展。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反复的理论总结,产生了多种辨证
体系,主要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阳痿在
中医辨证时,分犁不同与采用不同的辨证体系有关,在各种辨证体系中,脏腑辨证占主导地位,其中肾
虚和肝郁这两个证型在众多分型中最为常见。在临床上,阳痿各个证型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常常呈
现相互兼夹的趋势,因此也采用兼夹证的分型方法。一般认为实证在肝,虚证在肾,应先分虚实,其中虚
证又包括了。肾阴亏虚、肾阳不振、心脾两虚等3个证型;而实证又分为肝郁气滞、精脉瘀阻、湿热下
注等3个证犁。
2.1肝郁气滞型:阳事痿弱,精神抑郁,多疑善虑,胸胁胀痛;或针对不同性伴勃起质量有很
大差异。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2.2精脉瘀阻型:阳事不举,或举坚时短,阴囊坠胀,阴部时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暗红
边有瘀斑瘀点,苔少,脉沉细涩。
2.3湿热下注型:临房不举,或举而不坚,尿道口即有精液溢出,更致痿软;阴囊湿热,口苦咽
干,尿黄便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231
2.4肾阳不振型:性欲低下,阳事痿弱,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冷滑泄:
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
2.5肾阴亏虚型: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目涩;舌红苔
少或薄黄,脉细数。
2.6心脾两虚型:阳事痿弱,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心悸少寐,多梦健忘;舌淡苔少,
边有齿印,脉细弱。
3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药治疗阳痿效果确切,方法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