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出版的呐喊:从行业垄断到垂死挣扎
曾经的辉煌:80年代印书就像印钞票
京东、当当的“零元电子书”大战,令普通读者都惊愕万分。然而面对电商的“野蛮行径”,除了个别出版人在媒体上撰文表示不满外,中国出版界作为一个整体几乎集体失语。再继续探究下去则会发现,在电商面前集体失语只是中国出版业所困境的冰山之角。
如果说中国传统出版业有辉煌年代,那么这个辉煌年代一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新闻周刊》曾发文对1978年“五一劳动节”的购书热潮做过生动的描绘:“这天,开门前数小时,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前已人山人海——一批被解禁的老版中外名著,将正式重印发行。读者事先从各种渠道探听到消息,一大早赶来排队,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无所谓职业、年龄、性别,人们蜂拥而至。几个‘顽主’模样的年轻人在维持秩序,他们不是书店的员工,只是路过,见人潮汹涌,主动过来充当‘志愿者’,他们把秩序维持到书店开门后,才欣然离去。”点击查看《王府井书店:一段历史的见证》
80年代的图书销售更是达到了疯癫的状态。据宋木文先生在《感受八十年代出版》一文中披露,仅1984年12月—1985年8月期间这半年多一点时间里,我国各大出版社就出版了新旧武侠小说164种、4406部,而且几乎是部部畅销,供不应求。以至于中央领导和学术界对出版界做出了严厉批评,批评理由是“当国家的纸张和印刷能力严重不足时,因集中大量印刷武侠小说而冲击教科书和重点报刊的出版。”点击查看《感受八十年代出版》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经历了思想禁锢年代的人们对书籍的渴求达到了极端的程度。当时,图书商品短缺而阅读需求极为旺盛,出版社只要印书就能卖出去,卖出去就能赚钱。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鲍红在《风雨与荣光——写在民营书业30年》一文中提到:“据起步较早的书商回忆,当时印书就像印钞票,谁生产的产品多,推到市场上的产品多,谁就能获得更好的效益,而且基本没有退货。”点击查看《风雨与荣光——写在民营书业30年》
不过,这个辉煌年代被新兴起的科技革命阻断了。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革命催生了数字出版,也让电子商务强势崛起。如果说数字出版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那么电子商务的发展格局已经相对明朗。数字出版从内容与版权的角度在日渐蚕食传统出版的领地,而电子商务渠道则将传统出版商绑在了电商大战的战车上,让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血雨腥风中接受电商炮火的蹂躏。
数字出版: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断裂
自古至今,书籍都是捧起来读的。而电子书的大行其道,则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们“翻阅”图书的习惯
在传统出版的产业链中,出版社处于强势地位,前端对应作者,后端对应印刷、发行和读者各环节。对作者而言,出版社是唯一的垄断性出版单位,而对印刷厂而言,出版社的订单决定了其生存。左手握着内容版权,右手握着印刷订单,出版社处于主动又核心的位置。随着新媒体与新渠道的兴起,一批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崛起,借助科技力量与出版社争夺内容和版权资源。从盛大文学的“30省作协主席文学大赛”到“输送网络作家进作协”等活动可以看出,网络运营商对传统出版内容版权的抢夺真是手段多样。抢夺前端版权资源的同时,数字出版运营商又省去了传统的印刷与发行环节,直接将数字产品投放给终端用户,传统的出版产业链逐渐断裂。
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但这并不代表数字出版的未来不明晰。全版权运营的盛大模式早已勾勒出了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条和未来蓝图。盛大文学将内容与周边产业紧密结合,通过版权运营将内容价值最大化。盛大文学占据内容版权,然后将内容版权卖给纸质出版、游戏、影视、动漫、音频等周边产业,而传统出版不过是这个庞大链条上的一环。近日,吴文辉团队弃盛大而转投腾讯,酝酿已久的腾讯文学将崛起为与盛大抗衡的力量,两大巨头将进一步挤压传统出版的生存空间。面对资本雄厚的科技公司,传统出版不仅难以守住传统产业链条上的“薄产”,更难突破技术瓶颈,进行成功的数字转型。
电商渠道: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出版商
如果说基于技术创新的网络运营商对传统出版的挤压与束缚是传统出版面临的第一大挑战,那么电商大战中的陪绑命运则是中国传统出版商面临的第二大挑战。当当与京东的电商大战波及了几乎所有的出版商。不仅是这两家电商,几乎所有卖书的电子商务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图书价格战。近期的当当与京东“零元电子书”大战更是给摸索数字出版的传统出版商一个迎头重击。电子商务网站的图书价格战已经挑战了商业道德的底线。电商利用极小的代价获得了极好的品牌营销效果,但这个行为却不顾出版商的死活。传统出版商被迫绑上了电商大战的战车,虽然一肚子怨言,但也无能为力。
电商大战仿佛出版业的“日俄战争”,战场在传统出版业,受害的是出版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生活分社社长秦庆瑞认为,对大多数出版商来说,网络书店适合销售畅销书,更多的常规书是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