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仁; 我仁义、我王道; 我以柔克刚; 我顺其自然; 把他们全抓了。 战场上见高低! 孔子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不被采纳? 客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汉武帝的作为 (一)原因: 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 (二)概况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三教”条:“孛术鲁翀子翚公在翰林时,进讲罢,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上曰:‘若然,则儒贱耶?’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于世,其可一日阙哉!’上大悦”。 这里,君臣达成了三教中儒家对统治最实用的共识。三教的重心何在已经很清楚了。 四、继续发展,理学出现 影响 南宋以后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传播海外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历史背景:(社会转型时期) 第一 政治:①专制统治 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第二 经济 (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 社会风尚发生变化,人们竞相 (2)封建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3)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第三 思想文化方面 (1)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我国 (2)封建纲常礼教腐朽严厉,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特点: 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力求有所更新。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 作用: 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民本思想的历史文化遗产 孔子说: 荀子说: 老子说: 庄子说: 韩非子说: 孙子说: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统考复习专题讲座系列课件一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以及儒 家思想的形成 西汉 宋明 明清 春秋战国 课标要求: 孔子画像 老子雕像 “中华帝国”领导人最强大阵容 国家主席:李世民 全国人大委员长:孙中山 国务院总理:诸葛亮 政协主席:魏孝文帝 军委主席:毛泽东 国防部长:成吉思汗 纪委书记:魏征 全国妇联主任:武则天 外交部长: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包公 环保总局局长:老子 商务部长:胡雪岩 教育部长:孔子 国土资源部长:徐霞客 水利部长:大禹 地质部长:张衡 卫生部长:华佗 农业部长:贾思勰 建设部长:秦始皇 公安部长:展昭 发改委主任:商鞅 新闻出版署署长: 纪晓岚 应运而生 初步发展 春秋 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明清之际 新体系—理学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一、孔子的学说: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史记》 儒 古代从事祭祀的人,由有学问的长者担任 后来泛指学者 (斋戒沐浴) 后人称孔子创立的学派为“儒家学派” 甲骨文写作“需” 思想核心: 仁 协调人际关系 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 根本目的: 礼 代表奴隶主利益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创立儒家学派——春秋——孔子 一、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 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1、在当时(春秋战国和秦朝)未受到太多重视,后来(汉朝至清朝)经发扬和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战国儒学的发展 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性本善”论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 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 影响: 继承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7辑(总第18辑).pdf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4辑(总第15辑).pdf VIP
- GB/T 18998.5-2022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pdf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8辑.总第19辑.pdf VIP
- 急诊危重症护理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 新解读《DL_T 2765—2024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G3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400题)含答案.docx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9辑.总第20辑.pdf VIP
- 房地产开发重要节点及流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