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求实存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克求实存真.pdf

首版 A3版 尾版 2009 年4 月22 日 A03 新闻 萧克求实存真 1987年,为修改小说 《浴血罗霄》,我随萧克将军回到当年他追随朱 毛 “闹红”的地方。将军在当地名声颇大,无论到哪里,都有围观者。儿 童奔跑追逐,喊着:“萧克,萧克。”陪同的当地官员听了不高兴。将军 说:“不碍事,名字就是让人叫的嘛。 ” 当地领导请他参观纪念馆。他对每一件展品、每一个图表都看得甚细。 解 说 员 介绍:“这是阻击敌人时朱老总用过的机关枪。 ”将军遂低 头观枪。问:“朱老总用过? ”负责人答:“听说是的。 ”将军摇头:“ 不要说朱老总,就是当时的团长,也不大可能抱起机枪和敌人打呀。 ” 最后,他站在一个图表下,看了五六分钟。说:“你们把我当红六军团 军团长的时间提前了一年,给不给补发工资哟?”跟随者没有人敢笑。 看完展览,他被请进休息室,官员说:“请首长留下墨宝。”他沉思良 久,说:“墨宝没有,送你们四个大字吧!”随即挥毫写下了:求实存真。 (摘自《名人传记》第1期作者董保存) 2009 年4 月22 日 A03 新闻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最近去拜访了朋友,当我们在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大女儿今 年18岁,已经不住在家里了。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 上都各有一支烟。她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后面露出腰的部分还有一个 刺青。那个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两个人互相窃窃私语,有说有 笑,但是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这让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限 期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时,她才8岁。她可以在短短时间内,把我送的 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图,都一模一样地画出来。自从那次以后,我经常怂恿她 的父母带她去拜师学艺,但是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来 搪塞我。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现在 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 了。而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 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 就快到了。 (摘自 《意林》第9期 作者龙应台) 2009 年4 月22 日 A03 新闻 吴持生回忆父亲——解放后武汉首任市长吴德峰 真实的潜伏生涯 53岁的吴德峰阔别家乡23年后,没想到会以解放后首任市长的身份回 家。离开前,他是大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的公安局长,以国民党左派领袖 的身份参与共产党的秘密工作。 吴德峰从不提自己的过去,即使是对子女。直到“文革”中吴德峰被调 查,儿子吴持生才知道父母曾长期领导中共秘密交通。《三联生活周刊》第 13期刊登吴持生回忆文章,讲述其父母的谍报生涯。摘登如下。 父亲于1896年出生在湖北保康县的一个士绅大家。我的母亲戚元德 年生于武汉,在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与父亲相恋。母亲和父亲志同 道合,两人一起加入了共产党,做秘密工作。 父亲总是说:“间谍间谍,只有‘死间’,没有‘活间’!当间谍的只 有三条路:对党不忠诚,党会处理你;对党忠诚的,敌人要处理你;如果叛 变,敌人用完你之后也会收拾你。 ” 父亲生性谨慎多思,他总是跟妈妈和部下说,“不该你知道的不要知 道,不该你问的不要问,不该你做的事情不要做。你如果知道得少,若被敌 人抓去,想当叛徒都当不了”。我还记得父亲告诉母亲,搞情报工作时如果 人家有不认识的字问你,只能把那个字挖个窟窿抠下来看,其余什么都不要 知道。 还有一回,父亲的手下于忠友从苏联回来不久,对国统区环境不了解。 他的公开身份是《国风日报》的校对职员,他因为贪图便宜,在当地鬼市上 买了一双皮鞋,两三天就掉了底,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国风日报》里 都是连达官贵人也怕招惹的报棍子,怎么会去鬼市买鞋穿?特务人员知道了 就会盯上你! ” 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做秘密工作时,父母带着哥哥三口人租了一套比较 便宜的房子,扮成外地生意人。房东非常热情,可是一看他们的行李家具就 变了脸,原来前两个租住这里的房东,买了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家具,最后查 出是“通共匪嫌疑犯”。父亲临机应变打消了房东的顾虑,但是马上报告中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