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有关的曲线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酶”有关的曲线解读.doc

“酶”有关的曲线解读 陈 钢(舟山中学 316000)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极少数特殊的酶是RN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能与相应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这个复合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使底物变成产物,并从复合物上脱落,酶分子恢复原状,又与另一底物结合,酶能促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却不发生变化。另外酶在作用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通过曲线直观而形象地表示,下面以曲线图为载体,分析酶在催化反应时的特点。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大量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即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如右图,与不加催化剂和加入无机催化剂相比,加入酶后,反应最快到达平衡点。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酶只能催化已经存在的化学反应,且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而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例1、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反应条件比较温和的特点,下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其中最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 解析: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而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可以排除选项B和D,选项C表示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A 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酶都有特定的空间构型,特定的空间构型只能与特定的底物相结合,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一样,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就是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如右图,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度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底物A的反应;而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与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底物A的反应。 3.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此,一切对蛋白质活性有影响的因素,如温度、pH、重金属离子都能影响酶的活性。如图,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酶的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减弱。 要注意的是,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活性,不可恢复;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结构未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其活性。 例2、下列A、B、C 3张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 ,乙 。 (5)图C表示了 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解析:(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应物浓度上升,酶的催化反应速度上升,但当与酶作用饱和后,其反应速度几乎不再改变而保持稳定;(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并逐渐达到最大,此时的温度是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最适温度以后,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4)一般地说,超过60℃,绝大多数的酶已失去活性,失去活性的酶即使恢复到最适温度,也不能起催化作用了;(5)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在8左右。 答案:(1)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的限制(2)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4)速度加快 无催化反应(5)C 例3、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到几支盛有pH为3~9的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保持30℃温度,结果每一个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两次实验的过氧化氢含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请问: (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 (2)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3)A是第 次实验结果,理由是 。   (4)如果把提取液加热,处理的温度足够高,处理后进行第3次实验,结果是 ,这说明 。 解析:(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2)pH=7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高,分解的过氧化氢最多,而酶的最适pH不会随着酶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两次实验虽然添加的提取液量(即酶量)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