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型系统 早期产品: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作为下位机负责现场数据的采集,上位机(主机)负责对下位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打印和报警输出等。上位机与下位机以及外围设备间采用串行通信进行信息传递 分布式网络结构:对每个重要设备或区域,采用单独的计算机(单片机)进行监视和控制,各个计算机采用现场总线传输数据,各个计算机形成现场总线网络。现场总线网络与PC机组成的以太网互联,由以太网执行上层管理任务 计算机网络通信 数据通信:把计算机信息和数据转变成物理信号,通过介质传送到接收端,再将物理信号还原成需要的信息和数据。 并行通信:多位数据从一个设备同时(8/16/32/64位)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数据传输速度快,不需要处理,通信成本高,适合近距离数据通信 串行通信:数据逐位由一个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设备。通信速度慢,通信成本低,适合于长距离传输,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数据传输模式。 单工通信方式:只能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方式:不同时间进行双向传输 全双工通信方式:同时可以双向传输 串行通信 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数据被划分成长度相同的字符分组(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进行独立传输,字符分组间并不同步。异步通信实现简单,但数据传输的额外开销较大 同步通信:收发双方约定同步字符的个数及相应的代码,整个字符组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被同步之后,才作为一个单元传输,不需要对每个字符添加表示起始和停止的控制位。数据传输额外开销小,传输效率高 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改善信道的电气性能,采取数据检错和纠错技术 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位的个数,称比特率 信号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信号个数,称波特率 网络拓扑结构 星形结构:以一个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联结构,网络上的节点信息交换都要通过中央节点 总线结构:采用通信总线将网络节点连接起来,节点通过通信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使用广播式传输技术,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总线上其他节点根据发送内容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决定是否对该数据进行接收 环形结构:各个网络节点通过环接口连在一条首尾相接的闭合环形通信线路中,各节点间无主从关系,信息流在网络中沿环单向传递 复合结构 网络传输介质 双绞线:最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由一对相互绝缘的金属导线按一定的密度螺旋状扭绞(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而成 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 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同轴电缆:由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导体是一根芯线,外导体是以导体为轴的金属丝圆柱编织面(屏蔽),内外导体间用绝缘介质隔离 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等多层介质构成的对称圆柱体,数据信息转换成射入纤芯的光信号,经包层界面反射,使光信号传输前进,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还原成数据 网络通信协议 开放式系统互连(OSI) 物理层:数据作为原始的比特流进行处理 数据链路层:对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包)通过添加头部和尾部将数据打包(数据帧),包含物理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 网络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通过路径选择算法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 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细节,两个传输实体间形成一条主机到主机、由用户设定控制的可靠的数据通路。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会话层: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表示层: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加密 应用层:用户与网络的接口,通过应用程序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 RS-232C串行通信总线 RS-232的信号线与物理连接:完整接口有22根线,采用25针标准D型插头(DB-25),通常采用9针D型插头(DB-9) 数据信号线:用于数据的串行发送和接收 TXD——发送数据, RXD——接收数据 联络信号线 信号地线 现场总线 CAN总线: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全数字式现场控制设备互联总线,采用串行通信,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 以多主机方式工作,可以采用点对点、点对多点以及全局广播方式传输数据 网络上的节点信息可以分成不同优先级,高优先级的节点信息先传输(非破坏式总线仲裁) 数据信号采用差分电压传输(CAN_H和CAN_L) 传输介质可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采用短帧结构,每帧8Byte,数据出错率极低 数据链路层具有严格的错误检测功能 开放性和良好的数据兼容性 网络型监视与报警系统 集中型系统 集散型系统 初期集散型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大多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需敷设大量电缆,长距离传输受干扰 改进:设置现场处理单元,各单元与子系统计算机通过BITBUS、RS-485进行数据交换 现场总线型:各子系统采用现场总线通信,上层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