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钢铁行业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三角钢铁行业分析 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徘徊和崛起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中国钢铁工业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球已占有重要位置。2003年,中国产钢量为22233万t,人均钢产量为173kg/(人·年),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1990年至今13年间增加了24倍。1985年以来,中国主要钢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见图1。 图1:我国主要钢产品产量增长情况 2. 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得到了调整与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进步和有效投资,钢厂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进一步扩展、调整。 (1)一大批钢厂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企业规模的经济合理化,年产百万吨以上的钢厂已由1990年的14家增加到2003年的59家。具体指标见表1(限于篇幅,只列举了前25位)。 表1:2002、2003年中国年产钢100万吨以上钢厂排序: (2)对全国钢铁工业而言,钢厂的布局也相应得到展开与优化,见表2。 表2:1950-2002年中国钢产地区变迁情况 (3)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的提高。2002年,全国钢材平均综合成材率已达到94.20%;钢厂的吨钢可比能耗下降到0.715t标煤;重点大、中型企业高炉利用系数平均达到了2 448t/(m3·d),平均入炉焦比下降到415 kg/t,平均喷煤比125kg/t;转炉炉衬寿命平均达到4268炉,不少转炉寿命在10000炉以上;钢铁行业的连铸比达到了93.03%,出现了一大批全连铸钢厂;一大批落后工艺、装备被淘汰,钢厂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不少钢厂迅速达到了经济规模的水平,成本下降,效益提高。 (4)钢材的产品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平(板)材的产能迅速扩大。2002年,板带材合计产量达到6498万t,比2001年增加了1253.28万t,增长23.90%。其中,薄板产量为2244.5万t,增长16.77%。当然与其它钢材品种相比,特别是与市场需求相比,薄板的增长率仍然显得相对较慢。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对长材(螺纹钢、线材)的需求拉动量很大,棒、线材仍然发展较快;从消费量上看,棒、线材仍居重要位置。 图2:近年来我国钢材量的变化 二、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概况 1.发展历程 (1)钢产总量分析 长三角的钢铁产业在全国的钢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1)。由图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钢铁总产量逐年上升,2002年已经超过3000万吨。但是,长三角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确呈相反的趋势,于1995年达到最高比重20.54%之后逐年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钢铁企业的钢产量虽然在增加,但是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 图1:长三角钢产量及占全国比重 (2)钢铁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钢铁产业是长三角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企业数量不断在增加,2002年长三角地区从事钢铁行业的企业单位数有769家(江苏省391家、浙江省200家、上海市178家),从业人员21.9万人(其中江苏省13.34万人、浙江省2.22万人、上海市6.34万人),工业总产值1493.52亿元(其中江苏省748.8亿元、浙江省162.09亿元、上海市582.63亿元),实现利税170.9亿元(其中江苏省56.14亿元、浙江省16.29亿元、上海市8.56亿元)(数据来源:各省市统计年鉴)。 表1:2002年长三角钢铁企业概况 企业数 从业人员 工业总产值 利税总额 长三角 769 21.9 1321.16 151.28 江苏省 391 13.34 576.44 36.52 浙江省 200 2.22 162.09 16.2 上海市 178 6.34 582.63 98.56 长三角地区拥有一批优秀的钢铁企业,它们在全国的钢铁企业中占有重要作用。其中宝钢集团在1998年进行合并之后,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综合企业,也是世界第六大钢铁企业(表1)。 表2:长三角主要钢铁企业在全国的排名 排名 钢铁企业 2003年产量/万t 2002年产量/万t 1 宝钢集团 1987 1948.38 10 沙钢 502 359.91 16 南京(包括淮阴) 330 320.31 20 杭钢 260 218.29 40 兴澄 163 141.81 53 苏钢 110 95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宝钢集团的钢产量占整个长三角总产量将近60%,其他钢铁企业的总体规模仍较小,这与世界大型钢铁企业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2.产业布局 本文主要列举了两省一市的14家大型的钢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布局情况。 中国钢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