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省高邮市送桥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3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3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的】
1.??4、5段,梳理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能准确地翻译文句。
2.??
3.??
【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第4、5段。
2.指名口头翻译文章第4、5段,师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语。
(更酌、既尽、狼籍、相与、枕藉)
【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4段
2.本段写什么?(苏子批评客人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3.苏子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怎样的感悟?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人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得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不要去追求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应适应现实,不妨陶醉在宁静恬适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4.??比较主与客的对话:
a.?????感情色彩有何不同?
b.?????反映出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
(前者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既然人生是如此地短暂,像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去建功立业呢?对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时,往往就陷入了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中;后者受庄子影响,表现出平静超然的心态和旷达的态度:一个人不应发无病呻吟,应适应现实,不妨陶醉在大自然中)
5.“主客对话”显然是《赤壁赋》的重点所在,想一想,这段对话反映了什么?
(“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消极与积极的心态,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矛盾。一方面,他由于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贫困,心情极苦闷,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遣:“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另一方面,他毕竟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对古人的怀念,反映了他依然胸怀抱负,想超脱却终究未能也不甘超脱,总之,是积极入世的。在逆境中,他能从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中寻得快乐,可见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旷达的。在苏轼的内心,实质上有着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性格。)
6. 诵读第4段,该如何把握节奏、语气?
(苏轼第4段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二)学习第5段
1.指名翻译;标注出重要词语: 2.本段感情色彩如何?写了什么?有何深意?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当堂检测】
1.解释重要词语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2.特殊句式: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总结提升】
1.??文章结构有怎样的特点?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语言有何特色?
(1)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
【作业布置】
1.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定风波?? 苏东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①“何妨”、“谁怕”、“任平生”三个词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个性特征?
表现出作者自信率真,从容豁达,一切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考化学 考前学生自主整理清单(三).doc
- 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考化学 考前学生自主整理清单(二).doc
- 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考化学 考前学生自主整理清单(五).doc
- 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考化学 考前学生自主整理清单(四).doc
- 省巴东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一)文.doc
- 省巴东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三)文.doc
- 省巴东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二)文.doc
- 省巴东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四)文.doc
- 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九 人的由来复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八 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复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