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通讯微卫星实作和模拟实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台科學技術學院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期中進度報告 北台通訊微衛星實作與模擬實驗 計畫類別:( 實務型計畫 □ 學術型計畫 □改進教學型計畫 計畫編號:NT-93-CCE-A01 執行期間: 94年 6 月1日 至 94年12月30日 計畫主持人:林永燦 協同研究員 蔡耀斌 NTISTsat-1 communication Micro satellite 執行單位: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摘要 微衛星通訊酬載是以單晶片控制微衛星系統,監看微衛星系統是否正常,包括電壓、溫度、電流以確保微衛星能不靠額外的人為因素,而能在偏遠的地區自給自足的用太陽能充電,避免電的情形發生,以達到監控、測量或記錄的目的提供整個微衛星的正常運作,並能由參數電路微衛星……等等,將這些數據 傳到實驗室作為氣象偵測的參考,進而實現衛星與地面控制的通訊. 監看 微衛星 圖(4)微衛星系統架構方塊圖 設計方法 (一)基本架構 微衛星 微衛星基本架構圖 (二)單晶片腳位定義 P0_0 ~ P0_7 = ADC0809接收資料 P1_0 = 摩斯電碼發送腳位 P1_1 = RF模組電源控制 P1_2 = 電源控制 P1_3 = 電源控制 P1_4 = 電源控制 P1_5 = 溫度感測 P1_6 = 溫度感測 P1_7 = 溫度感測 P2_0 ~ P2_7 = DTMF編碼傳送 P3_0 = ADC0809控制 P3_1 = ADC0809控制 P3_2 = ADC0809控制 P3_3 = ADC0809控制 P3_4 = ADC0809控制 (三)電源系統方塊圖 電源系統方塊圖 穩壓方式可分為Switch regulator交換式降壓和Linear regulator線性降壓。Switch regulator交換式降壓是利用不斷開關power FET及電感電容充放電迴路來降壓穩壓性較差、成本高,但效率高 散熱低特點是有線圈狀東西新的主機板都是用這種設計。Linear regulator線性降壓是將input的5V以消耗熱能的方式降成3.3 or other,電壓穩壓性佳、成本低,但效率差、散熱高,特點是有大大的散熱片。由於Switch regulator交換式降壓電路雖然效率高,但是設計上,卻是很複雜,再加上對於我們在電路設計上沒有十足設計能力,所以我們使用了線性穩壓IC 7805作為充電電路,可提供我們所需的輸出電壓5V ,電流輸出1A。 (四)微衛星外觀 1.總結構 在結構主體上我們設計為長,寬,高皆20公分的正立方體,厚度0.1公分的不鏽鋼材質,而側翼長度為38.5公分,寬14.5公分。其在內部使用了4根支柱,支柱長19.8公分,寬,高皆為3公分,利用可拆式支柱將正立方體的面與面結合,這樣的設計方式由於偏向開放式,所以在於內部系統的整合、配置、檢修,都較為方便。以下按照圖示,依依解釋。 2.主體結構 為長,寬,高皆20公分的正立方體,厚度1mm的不鏽鋼材質(如圖14) 3.主體透視圖 藍色部份為支柱,一共使用了4根支柱,每個支柱上共有6個公牙孔。首先先將4個支柱固定上,然後再將每個面依序鎖上,這樣的設計方法,省去了傳統支架佔位子,比較節省空間,對於內部空間的使用,可以更便利。 主體透視圖 4.衛星側翼 為長38.5公分,寬14.5公分,厚度0.1公分之不銹鋼板(圖16),我們將每片太陽能板固定在側翼上(圖17),其中使用高耐熱壓克力板做為太陽能板與金屬材質之間的絕緣體,而圖示中藍色部份為系統供電來源的太陽能板,然後我們利用不鏽鋼管將側翼與主體結構結合在一起(圖18)。 衛星側翼側面 衛星側翼俯視 衛星側翼連接 5.衛星側翼(背面) 其中利用不鏽鋼管支撐,使用了兩片U字型鐵片固定板面,由於起初概念為運用在地球上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