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未散明珠不沉香港龙音制作公司国乐大师系列制品述评六刘少椿.pdfVIP

广陵未散明珠不沉香港龙音制作公司国乐大师系列制品述评六刘少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学(季刊)2004年第4期 IN MUSI∞嘲YCHINA 口乔建中 QIAOJian——zhong 广陵未散 明珠不沉 ——香港龙音制作公司“国乐大师系列制品述评(六)刘少椿 Serial CDsfor MusicalMaestros”L/uShao—chun Comment the Production Traditional No.6,On of“special ProducedtheROIProductions by Ltd,H.K 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i1003—0042(2004)04—0139—03 公元2001年,为纪念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刘少图》、1936年扬州《广陵琴社雅集图》、1936年“广陵” “青骼”“梅庵”“今虞”等琴社《祝李子昭先生八秩大寿 椿诞辰100年,逝世30周年,龙音公司隆重出版了这 套《刘少椿古琴艺术》。此前,江苏省音像公司、香港 图》、1955年“月观雅集”后《留影瘦西湖畔图》、1956年 “雨果制作有限公司”曾先后以盒带及“广陵琴韵系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查阜西、许健、王迪三人 到扬州采访合影、1957年南京乐社古琴组《鸡鸣寺琴 列”(五,1996)形式出版过专辑,但在完整性、丰富 性、人文蕴含方面,这套制品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 会图》、1957年《南京古乐家游滁县琅琊山图》、1962年 处,值得反复听、读,更值得收藏。 《祝夏一峰八十寿南京莫愁山胜棋楼合影图》以及刘少 确实,以策划理念、内容含量、设计规模而言,本 春师孙绍陶、刘本人操缦照等。另外,书画影部分中少 专辑堪称上品。特别是在制作设计上,编者似乎下了 椿老人手抄琴谱、昆曲“蓑衣谱”、陈含光赠“篆书对 更大的功夫。其中的原因,我想主要是音乐界以往对 联”、“山水画”、徐芝孙赠“竹图”、杨文煜赠“扇面”、李 其他琴家介绍、推崇颇多,而因刘本人一向低调处 长白、董欣宾的《刘少椿先生抚琴图》、董欣宾据刘少椿 世、淡泊名份,故虽为广陵正宗,知之者却很少。加 琴意作《樵歌图》等,都出手不凡,大可玩味。 之,适逢百年诞辰和三十年冥祭,而近年的琴界又悄 36篇论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刘少椿生前 然掀起一个“广陵热”,编者加大投入、以“精制”之理 的两篇琴论;(2)有关广陵派与扬州“琴学”“曲学”历 念编国乐“经典”,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史的专论,这类文章以《扬州昆曲丛谈》(耿鉴庭)、 全辑的“图文之册”共有192页之多。其中,图《扬州琴史拾遗》(朱江)为代表;(3)部分学生、琴友 论刘少椿演奏风格及其对广陵琴学的历史贡献,如 片、书影76页,论文36篇,大概是龙音公司同类制品 中篇目最多的一辑。图册封面及内页,前后刊有王世 唐建垣《刘少椿——广陵之山林逸老》、林友仁《刘少 襄、徐邦达、饶宗颐、郑珉中四位文史界、琴界宿老的 椿——广陵派第十代传人》、许健《刘少椿和他的“樵 墨宝,王、徐同为“刘少椿古琴艺术”,饶先生为“广陵 琴韵”,郑先生是一首“七律”:“久慕先生善琴书,广 陵真趣世不如。可叹不才生也晚,无缘海上移情予。” 收稿日期i2004—08—08 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数十幅图片中,不少是20世纪 作者简介:乔建中(1941一)男,中国艺术研究院 琴史研究的珍品,如1936年秋《史公祠梅花岭雅集 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29)。 ·140·中国音乐学(季刊)2004年第4期 歌”》、龚一《隔世纪的对话——纪念刘少椿先生诞辰一 间约两百余年。它们对于广陵琴学、琴艺的传播、提 百周年》、王建欣《琴学一脉系

文档评论(0)

spmf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