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苏教版必修五《渔父》ppt课件.ppt
* 渔夫 一、字音(红色字) 行吟泽畔 三闾大夫 淈其泥 餔其糟而歠其醨 受物之汶汶 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濯吾缨 二、文学常识 (一)、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楚辞》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 (二)、屈原(前340年-前278年)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 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 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天问》 《九歌》(11篇 ) 、《九章》(9篇)《招魂》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长的抒情诗,全诗373句,2477字。屈原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他三人为:莎士比亚、哥白尼、但丁)之一。 三、文本解读 (一)、第一部分(第1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屈原既放 形容枯槁 何故至于斯 举世皆浊我独清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屈原既放 渔父见而问之曰 何故至于斯 是以见放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子非三闾大夫与 是以见放 6.翻译。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人公的情况及渔父的问话。 (二)、第二部分(第2-3段)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安能以皓皓之白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深思高举 新沐者必弹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自令放为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圣人不凝滞于物 自令放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5.翻译。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与屈原对话,反映两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三)、第三部分(第4段)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鼓枻而去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可以濯吾缨 可以濯吾足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渔父莞尔而笑 可以濯吾缨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遂去不复与言 5.翻译。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歌而离去。 四、探讨问题 问1.文章塑造了屈原和渔父的形象,请从容貌、言行、思想等方面加以分析。 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独清”、“独醒”、两“新”、两“安”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九歌·橘颂》 渔父:对屈原的问话、两“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天津市津南区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2 My friend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pdf VIP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申报材料.doc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docx
-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案例及分析.docx VIP
- 2025天津市津南区法院系统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如何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