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6.doc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6
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刘莉
提要:审美教育在教育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这种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新人。而审美教育则是培养、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关健词: 审美 教育 人 发展 素质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教育最关注的问题与教育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发展。所谓“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教育活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一、审美教育是丰富人的本质的重要手段
人的本质力量,在劳动实践中产生,也在劳动实践中得以表现,并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马克思认为,人能够“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汲取“物”中的养分,把“物”的属性、自然的规律变成人的智惫、能力,积淀在人身上,从而丰富和发展人的本质力量,逐渐使人的本质力量发展到能与自然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程度,在人的全部本质力量中,“自由”、“自觉”活动的创造力是人类最具光彩的部分。这里所谓“自由”,是人能够把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性;所谓“有意识”,是人能够运用规律于自然,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客观世界,并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①审美教育正是提高人的这种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审美教育能提高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并自觉地以实践方式把握世界。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表面看来似乎是在于审美主体对美的“形式”把握,在于使人获得一种如痴如梦的感性偷快,实际上,审美活动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一种艺术的领悟方式,是一种把握世界的重要形式—是“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②。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过,人类把握世界“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宜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人的感官与感情”。③人类的审美活动,主要是艺术活动,它不是以概念为中介,象科学那样使真理呈现在概念的辩证运动中,而是使之呈现在感性的、具体的、个别的“形式”中。譬如莎士比亚对货币本质的把握就不是通过三段论法,用概念、判断、分析、综合,归纳出带有真理性的结论,而是运用华丽、优美的语言塑造一个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慷慨好客而倾家荡产的雅典富翁泰门的形象,通过这个艺术典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的本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在德国的迅速进展》中,高度评价了优秀的德国画家许布纳尔的画《西里西亚织工》,说他的一幅画,对揭露资本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所起到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可见,审美教育,对提高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其他各种能力,如感觉、知觉、想象、联想、理解等心理能力以及对“物”的表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人的心理和对“物”的表现能力,首先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就感知能
力而言,对声音的感知,就是人们的感觉器官—耳朵和相应的大脑皮层部位不断完善和社
会化的结果。最初人们只能听到一定域限的“声”,随着审美意识的产生,才开始听出具有
一定节奏和音响内涵的“音”,有了一定的伦理观念和某种高级精神需求之时,才真正品味
到“乐”。如古人所说动物知声,庶人知音,君子知乐。另一方面,人的心理能力和对“物”
的表现能力,又是艺术实践的直接结果。人人都有正常的对事物的感觉能力,然而音乐家对
声音运动的细微辨析,绘画家对线条、色彩的清晰敏感性,雕塑家对空间造型和“俏色”意
识的“三维”把握,文学家对遣词造句和塑造艺术形象的特殊能力,就是在对大量艺术品的
观察、欣赏、判断、玩味中增长起来的能力。这些由于被艺术陶冶而愈加精细的诸如“有音
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就是所谓“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
的、人的感性丰富性。”这“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的感受能力,进一步地
“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里的感觉。”④正是从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出发,马克
思才高度评价了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教育的意义,认为通过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能
“生产”出懂得美的规律、并具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由”创造的“主体”。正是审美教育或艺术教育丰富了人的本质。
二、审美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孟要途径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就克服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人的片面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原始氏族公社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和人们对自然的驾驭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PPT课件Unit 3.pptx VIP
-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撰写.pptx VIP
- 初中语文2025届中考常考易错字词汇总(多音字+形声字+易错字形+易错成语).pdf VIP
- 4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pptx VIP
-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北京技术服务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JJG 1201-2024 数字式轮胎压力表.pdf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docx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3(含答案).pdf VIP
- 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VIP
-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1部分: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