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民版必修1《辛亥革命》ppt课件2.pptVIP

2013人民版必修1《辛亥革命》ppt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人民版必修1《辛亥革命》ppt课件2.ppt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化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 实际意义在于( ) * 领导我们苏醒了 领导我们站起来 领导我们富起来 辛亥革命 建立新中国 改革开放 第二节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翠亨村人。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后因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曾化名“中山樵”,得名孙中山。他早年在香港学医。而后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决定借行医来积极结识爱国青年和会党分子,寻求救国之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一、革命的酝酿和准备 1、物质基础: 清廷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及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特点、两个中心、三个代表) 3、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革命政党建立 4、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5、群众基础: 保路运动 革命爆发: 武昌起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领导: 共进会、文学社 3、主力: 湖北新军 4、结果: 占领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5、影响: 各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投机者掌权,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二、中华民国成立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概 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五色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②、性质: ③、意义: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限制袁世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接受南北议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资产阶级的妥协退让 立宪派、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 立宪派、旧官僚破坏革命 一面武力威胁革命军;另一面提出议和 袁世凯的两面手段 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替袁撑腰 帝国主义的干涉 史实 原因 隆裕太后被迫同意清帝退位 年仅六岁的宣统皇帝 退位诏书 1912年 2月12日 清帝正式下诏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议一议 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①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建君封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局限性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 辛亥革命 背景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新政”和“预备立宪” )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原因:新式学堂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思想武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中心:上海和东京 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组织基础: 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时间、地点:1905年,东京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后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领导人物:孙中山、黄兴等 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军事基础:一系列武装起义 群众基础:保路运动 爆发: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曰10日 结果: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 影响:各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投机者掌权,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辛亥革命 人物:熊秉坤和金兆龙 领导:共进会、文学社 主力:湖北新军 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概况:1912年元旦,定都,五色旗,民国纪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制内阁 推翻清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辛亥革命 标志: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最终失败 袁世凯掌握北洋新军,实力强大;善用阴谋 帝国主义的支持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附和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依据: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主观: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原因 原因 辛亥革命 评价 ①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engyuan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