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敏求图书馆 2008年第十一期.doc

上海博物馆敏求图书馆 2008年第十一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博物馆敏求图书馆 2008年第十一期.doc

上海博物馆敏求图书馆 2008年第十一期 最 近 上 架 书 (推荐与介绍) 《白龙山人:王一亭传》陈祖恩 李华兴著 001.21/400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16K 50.00 王一亭为人豪迈,相与接谈,若和风之拂几席者,其书画用笔雄厚,醇茂之处,更寓虚灵,天池、复堂不过是也。每至与酣时下笔,瑟瑟有声,若惊风之扫落叶,转瞬即成,作巨幛尤能见其磅礴气概,书亦如之,只似颜刘虚实兼到。 ——吴昌硕语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玺印》郑珉中主编 方斌副主编 004/70-47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2008年7月第一版16K 玺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凭证工具,大致可分为官玺和私印两大类。故宫博物院所藏玺印数量庞大,流传有序且珍品多。所藏自战国至清的历代官、私印章二万余件,有清宫旧藏,也有诸多名家收藏的汇聚,以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成为全国古印之渊薮。本卷选出各时代的珍品458件(套),按时代编排,以图说史。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铭刻与雕塑》郑珉中 胡国强主编 方斌 冯贺军 丁孟副主编 004/70-48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2008年7月第一版16K 铭刻是指在金、石等材料上刻录文字。雕塑是造型艺术一种,指用陶、木、石、金属、玉等材料,创造艺术形象。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铭刻文物,包括甲骨文、金文、砖瓦、碑刻、玺印等诸多门类,为突出各时代铭刻的主流及其兴衰变化。本卷按时代顺序排列,兼顾不同门类,收录由商至唐的铭刻精品86件,以展示精华。雕塑,本卷只收录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俑和造像作品121件,可见中国雕塑艺术的一斑。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清宫戏曲文物》张淑贤主编 赵杨副主编 004/70-49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2008年7月第一版16K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是世界三大古老戏种之一,前身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歌舞、说唱及角抵百戏。清代帝后热衷于传统戏曲艺术,有利地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故宫所藏清代戏曲文物万余件,本卷遴选出252件(套)精品,以戏衣为主,戏画剧本、砌末戏台等文物为辅,依类别和时代为序胪陈,对清代宫廷戏曲艺术的发展有一个较为相对全面的展示。 《元上都》魏坚著 103/60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16K 1380.00 本书分为“研究篇”和“报告篇”两部分,是以考古学的方法系统研究元上都及其周边地区元代历史文化的学术著作。“研究篇”收录了作者在元上都经15年考古实践和研究完成的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一文,以及和相关学科专家合作完成的3篇论文。“报告篇”收录了作者在元上都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13篇田野考古工作报告。作者在广泛收集元代以来中外旅行家对元上都记述的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元上都及其周边墓葬和祭祀地考古学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文献史料,对元上都古城遗址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新见解,是蒙元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商文明的形成》张渭莲著 104/288-15 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16K 95.00 公元前十七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繁盛于东亚地区的商文明,是中国境内迄今为止最早有文字记载且年代较早的古代文明,同时也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文明之一。本书从学界确认已进入文明时期的晚商文明入手,对构成商文明的诸项物化表征进行剖析,得出商文明最晚在先商晚期就已形成、经过早商时期的发展、在晚商时期达到鼎盛的结论。同时对商文明形成的原因、背景以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意义作了探索。 《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梁云著 104/288-17 文物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16K 95.00 中国古代文明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从方国到帝国的转变,东周时期是从方国到帝国主义转变的“轴心时代”。这期间,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别尤为关键,直接指向了此后延续近二千年的帝制时代。本书着重比较秦与六国的差别。东方国家的器物群演变是连续性的,秦在战国中期则发生突变。对周礼的破坏东方是连续性的,秦却是跳跃式的。东方国家墓葬等级序列是多阶层、小间隔的,而秦墓的等级序列却是两极分化的。东方国家都城在战国时期普遍发展成为“两城制”,秦国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