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机干预(危机调适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引言
人们无不祈求上天或上帝或佛的保佑,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自己突然残疾或患上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心爱之物;破产或经受重大财产损失、住房损失;重要考试失败;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下岗、失业;等等;这些不测都有可能导致人生危机。
研究部门的统计表明,在我国,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5万人选择用这种非正常的方式踏上不归路,而自杀甚至成为15到34岁人群的“首要死因”。杭州市第一条服务于公众的危机干预热线刚开通三个月,期间打入的2750个有效电话中,有234人有自杀意念,占来电的8.6%;有30个来电属于已经确定自杀计划的“高危来电电,占来电的1.09%。
(《个案社会工作》隋玉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燕赵都市报》,2004年10月12日)
在全球每年100万自杀身亡的人群中,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学术界曾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每年超过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率为23/10万人,属于高自杀率的国家。自杀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2010年09月12日 15:17金羊网—羊城晚报/mainland/detail_2010_09/12/2493918_0.shtml)
我国是一个地震、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矿山、交通等事故的多发国,此外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高风险社会。社会工作者会遇到许多当事人面临危机的状况,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便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社会工作者很有必要掌握好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方法。
(一)危机干预理论与实践简史
危机调适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始于1943年,林德曼(Linderman)对美国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亡者家属的适应研究。在研究中,林德曼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况而产生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个情况。
1946年,林德曼和卡布蓝(Gerald Caplan)在有关社区精神健康的问题研究中,提出了“危机调适”这个概念,他们认为,压力、紧张情绪的调节与危机有很大关系。
后来,卡布蓝继续从事精神疾病的预防性研究。他将危机视为由危险事件导致的个人感情上和谐状态的暂时低落,他强调危机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独特的契机,可以获得更好的情感上的平衡,也可能导致更糟糕的感情上的平衡。他倡导以社区为本,提供预防性的危机干预服务,并特别强调社区支持网络对精神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卡布蓝也被称为“现代危机之父”。(《个案社会工作》翟进,张曙编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
20世纪40年代,美国军事精神医学兴起,主要研究作战军人的危机状态与适应方式。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法巴璐(N·Farberow)和史尼曼(E·Shneidmas)开始了预防自杀的研究,并与一批义务工作者成立了一个危机中心,倡导预防自杀运动。
* * * * * * * * *
早期对于危机的实际干预研究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家庭危机理论模式。
它是由鲁宾·希尔基(Reubin Hill,1958)于对战争导致的家庭离散聚合的研究建立起来的。这一模式被称为ABC——X压力模式。A指的是事件,B指的是家庭应对危机的资源,C指的是家庭对事件的认知和界定,X指的是危机。BC是存在于家庭中的危机的决定性因素,必须要从家庭的结构和价值观的角度来审视。而A是家庭外的第一位的决定因素,它的艰难程度对危机有影响。希尔构建的家庭压力理论成了当代有关家庭压力研究以及家庭危机干预理论的支柱。他的研究引发了数十年家庭对压力的反映方面的研究,其中一些研究力求解释和预测家庭的功能失调和家庭破裂。
* * * * * * * * *
危机理论还受到对压力的生理反应方面的研究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机体在自然状态下与环境保持着平衡。一部分机体有所改变会导致机体的的所有组成部分失衡。要重新建立和谐状态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出警报阶段,机体会动员起来抗争或是逃离。第二阶段是应对改变。 假以时日机体还不能战胜威胁,就会出现耗竭状态,最终导致生病。
* * * * * * * * *
也有学者对危机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提出在压力反应中存在着中介因素,比如个人对事件意义的认知评价、对事件所带来的威胁或挑战的看法,以及个人应付事件所能的到的资源等,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