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个有心人.doc
做 个 有 心 人
——浅谈备课
天台小学 陈姝敏
题记:备课是一种消化,是因材施教的说明书,是教师劳动力价值取向的史书;备课不是机械,是教师那睿智散射出的星花,是学生知识面包的作坊。
从教十年,对一位普通教师的教学生涯来说,我只是刚刚站在了教学殿堂的门口。站在这座神圣的殿堂门口,我像一个海边弄潮的孩子一样,用着极其期待、热切的目光向着大海深处张望:那从海天相接处向我涌来的是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浪潮吧?海浪在我眼前汹涌澎湃,潮声在我耳旁嘶鸣吼叫,它吸引着我投身于新课改的实践激流中。于是,我伸出双手满怀虔诚地捧起了一朵朵的浪花,它们或许是专家们的先进理念,或许是先辈们的宝贵经验,捧在手心,如获至宝,我想用它们来开启孩子们的智慧。
下面,我想从备课角度来谈谈近几年我学习新课标的一些感受。
一、洞悉事物内部的联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于是许多同行针对按事物的几方面安排材料的文章,喜欢采用由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研读,确实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标精神。那么,学生学完后呢?大家有没有想过,作者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段落顺序写,而不是那样的呢?拿《船过三峡》来说,课文2-4自然段写了“山奇、水急、船险”,为什么不调换一下段落顺序呢?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三段之间有着不可调换的紧密关系。首先由山的奇特地形,导致了水流弯多湍急,然后在这样的急流中行船,自然是很危险了。再如《海底世界》描写物产丰富部分,分别按“动物、植物、矿物”的顺序安排段落。学生学的时候当然可以根据喜好打乱顺序,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你潜入海底,首先吸引我们眼球的是什么?不用说,自然是色彩斑斓、神秘活泼的海洋动物了。然后,可以去观察动物值得依赖的海底植物。如果是一般人去海底游玩,肯定不会注意到肉眼看不到的海底矿物了。因此,文章的矿物部分写得干脆明了。作者完全按照我们大部分读者的观察角度去写的呀!
洞悉了文章中所描写事物的内部联系,可以使我们在解读新课标时,不盲从。
二、“信手拈来”,充分利用,与生活紧密相连
学习《花潮》一文时,正值三月份,学校不远的前山素有“桃花岛”之称。文中描写的是海棠花,而我带孩子们上山赏桃花,去充分体会春的力量。一到山脚,孩子们被一片粉红的花海吸引住了,纷纷涌上山去,找了一株开得最旺的桃花,学着《花潮》里的人物,或驻足观赏或踮着脚,翘起鼻子一嗅再嗅。还用多说吗?赏春与课文结合得那么紧密,在孩子们的笔下,流泻出的是一幅幅美丽的赞春图:“红润的枝条上,密密层层地开满了花,一簇簇,一朵朵,一直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缝隙。”
教学《春天的雨点》时,我想大部分老师会想到杜甫的《春夜喜雨》作为引子,但什么时候出示,怎么利用这首古诗呢?我采用了以下的预设,结果耗时8分钟,影响了课堂效果。
1、出示古诗,学生齐读了一遍,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读了古诗后,觉得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当时,觉得《春夜喜雨》的前四行诗简洁明了,一读便懂。却没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掌握的实际程度。
这个问题提得太急,学生根本还没弄懂诗意,更谈不上感受了。欲速则不达,于是,全班学生
一下子愣住了。一会儿之后,几个胆子较大的孩子,在下边怯怯地说:“老师,‘当春乃发生’是什
么意思?”“‘随风潜入夜’的‘潜’我又不明白?”
学生的困惑让我发觉了自己的急性子,我连忙将诗意解释了一遍,由于心里着急,且没做什么准备,表达诗意时,极不顺畅。又怕学生听不明白,前前后后重复了好几遍,孩子们终于有点明白诗的意思了。
2、学生终于能说出作者表达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我在心里轻松之余,又问:你从诗中哪些字看出来的?
学生找出了“喜”字,“好”字。
“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喜爱春雨呢?”我又问,“你能从诗中找一个句子来证明吗?”
由于一部分学生,刚开始听我对诗的解释,听得糊里糊涂的,但学习积极性又蛮高,(真难为他们了)因此,我一提出上述问题,学生立马来了个胡猜,等到终于有学生说出从“润物细无声”看出作者爱春雨,这分针又悄悄地移动了几格。
3、最后,终于轮到我作揭题性小结了:是呀,杜甫喜欢春雨,赞美春雨的“润物细无声”,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出示课题:春天的雨点)作者也是写春雨,这里作者又想赞美什么呢?
这样一来,终于说到正题上来了。
反思: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四年级孩子对古诗词意思的把握需要一定的诵读过程和领悟时机。而我任意拔高要求,无疑违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况且,在这节课里,这首古诗只是一个引子,引用古诗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春雨有滋润万物的好处。知道了这一点,我对本课的引题作了如下调整:
1、联系生活实际激情:
同学们,去年至今,我们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ynacoll product brochure.pdf VIP
- 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国家高速公路网G4216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国家高速公路网G4216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差异分析.pdf VIP
-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设备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pdf VIP
- (最新)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苯加氢制环己烷.PDF VIP
- 云南省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施工专项方案.doc VIP
-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PPT课件(全套完整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