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ppt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什么是客观规律? “你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它的宽度。”我们不能违背生命的规律,但我们可以地努力让我们的生命轨迹更有深度。我们既要遵循客观规律,也要发挥主观能动。 规律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以达到改造自然和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本文将结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来论证在实践活动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2009 年 12 月 7 日 — 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 192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参与了此次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如此重视此次会议并急于确定拯救地球的可实施方案,也是人类长久以来对自然规律的破坏应承担的后果。 高考中的相关问题 有人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就是生动的例证。对此你如何认识?(12分) (1)“谋事在人”观点认为事情的谋划在人,承认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观点认为事情的或功在于天意,而不在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丰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错误的。因此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正确揭示了两者的关系的说法是错误的。(4分)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土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以客观规律为基础。人们办事情要成功,就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4分) (3)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正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的典例。(4分) 不遵循客观规律 求一个成语,是形容做事不尊重事物客观规律,最后失败 补充: 补充一下,这是一个看图说话的题目:一个人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死劲地搬这块石头,始终也没搬动,猜一个成语。。。 答案是 1、刻舟求剑——不懂得变通。 2、墨守陈规——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 名言警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马克思哲学中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马克思哲学中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的道理。 拔苗助长。体现马克思中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也要尊重客观规律的道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道理。 唇亡齿寒。体现了事物之间有着普遍的联系。 客观规律与人生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 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 ● 时间就是能力等待发展的地盘。 ●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 劳动创造世界。 有关案例故事 1.拔苗助长是很典型的例子 2.凯巴伯森林的狼和鹿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 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 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 被杀掉6千多只。 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 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 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 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 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 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 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 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 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迈克尔·布卢门撒尔 费希   鲁莽相助,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博物学家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行进。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龟孵卵的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