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蝴蝶与烈火灯蛾——论《洛丽塔》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pdfVIP

幽谷蝴蝶与烈火灯蛾——论《洛丽塔》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幽谷蝴蝶与烈火灯蛾——论《洛丽塔》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pdf

维普资讯 56 第 11期 NO.11 宦宾学 院学报 JournalofYibinUniversity 幽谷蝴蝶与烈火灯蛾 论 《洛丽塔》与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林 咏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摘要:纳博科夫 《洛丽塔》与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均塑造 了偏执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冲突的悲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体现 的是一:仲 “审美之爱”。一种作 家时现实的疏 离;后者体现的是一种 “信仰之爱”,一种女主人公对诗意的迷狂。 头键词:审美之爱;信仰之爱;偏执 ;冲突;悲剧 中1围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6)11—0056—03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1899--1977),被阿尔弗雷德 ·卡 神分析学的观点塑造而成的。茨威格有别于传统之处就在于:他开拓出 津称为 “20世纪最后一个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o[1l他惊人的声誉主要来 那些 “显现在地上,又深埋在地下”,被人 “庄严地宣布为禁区”的 “情欲世 自年近花甲时创作的小说 《洛丽塔》。该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 界”。…传统的观点固然有其价值和意义,但若撇开 “陌生女人”被视为情 事:美国大学里的中年教授亨伯特狂恋十二岁少女洛丽塔。竞不惜娶她母 欲的激情,向更高意义上去寻觅。我们会发现小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亲为妻。在后者意外身亡之后,亨成为洛的唯一合法监护人,他据洛为己 它的光辉远远不止于此。 有,与之一起度过了短暂的欢爱之旅。三年后二人再度相见,洛的冷漠将 亨的热情付之一炬。最后亨杀死了诱拐洛的奎尔梯,投案自首。该小说 我们如果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两极的关系出发,来重新解读文本,那 1958年在美国出版,当时,人们对 洛‘》毁誉参半的评价掀起了西方文坛的 么 洛‘丽塔》则可还原为:亨伯特关于 “我心中的美,就是眼前,我何以无限 轩然巨波。反对者认为此书“高级色情”,全书充斥着一位性变态者、一位 接近她,永远占有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可还原为:“陌生女人”关 恋童癖者喋喋不休的忏悔。因此作家本人不仅重新给出了“色情”和 “色 于 “我心中的爱,就在眼前。我何以无限接近他,让他认出我来”。两部小 情文学”的定义以示区分,而且还申明“并不是我对亨、洛之问的关系很感 说相同之处就在于主人公都将自己形而上的观念中的美或爱(实际是信 不道德。那是亨伯特的感觉。他在乎,我不在乎。【在这个问题上,笔者 仰),投射于现实世界的真实人物中,最终都导致了无法避免的美的悲剧 同意于晓丹等人的观点:“在 洛‘》的世界里,艺术不是 不‘道德’的,而是 与信仰悲剧。两部作品都以“爱欲”为焦点,前者以“爱欲”隐喻人的艺术 非‘道德’的。……这个问题与他的小说艺术毫不相干。不是对立,而是无 冲动审美冲动;后者以“爱欲”隐喻人的信仰冲动。小说本身就是讲述人 关。州”另外,近年来某些学者。将小说主题引申为作家对自己独特时间观 类这两种形而上的神性冲动,在形而下的世界中逐渐展开、发生冲突以致 的表述。…而笔者认为 “时间”仅仅犹如那指向月亮的手指,而非美伦美奂 被毁灭的悲剧。 的月亮。作家认为 “在我所有作品中,洛‘丽塔》给我留下的快乐余光最多 (一)想象的极乐:对形而上的影子狂喜不已 — — 也许因为这部作品最纯洁、最抽象、最经心。叭 要真正理解这段话, 纳博科夫自己定义的“偏执扛”是:“一个人的头脑和感觉能常被常人 需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阅读文本。 不注意的事物弄得兴奋激动起来”。笔者认为两部小说的主人公亨伯特 奥:盹利作家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欧洲文 和 “陌生女人”都是这样的“偏执狂”。令他们所深深陶醉的。并不是现实 坛上三位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 中真实的洛丽塔和青年作家R,而是因为后者的“躯壳 遇合了他们分别 是其著名的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一维也纳少女,从十三岁起就疯狂暗 关于美和爱的纯粹观念,所以令他们扛喜。 恋上其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