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杂障碍物物探勘探.doc
障碍物密集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王玉娇1,李刚2
(1.长安大学地测学院;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前,三维地震束状观测系统应用较为广泛,它主要适于障碍物较少的情况,文章主要就障碍物密集区三维地震观
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障碍物密集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非常规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是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的关键环节。不同地形、地表条件下合理选择观测系统是最大限度取好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但是,在建筑物密集区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以往主要通过排列强行跨越障碍物、障碍物两端加大偏移距放炮或采用恢复性放炮的方法,来达到满足多次覆盖(叠加)的目的。上述方法在障碍物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障碍物密布地区往往会造成空道、坏道较多、偏移距过大、覆盖次数不均等不利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在障碍物密集区采用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新思路。这种观测系统能够充分考虑到在障碍物密集区、激发条件较差等不利区段,在保证均匀覆盖的基础上,通过检波点、炮点的合理布置,选取好的激发点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的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际应用证明: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在地表复杂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三维地震野外施工方法。
一、理论基础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X(z)=S(z) (1)
其中:
式中:X(z)———反射点的多项式
S(z)———炮线的多项式
G(z)———接收线的多项式
公式(1)是三维地震设计的基本关系式。对于某种形式的三维设计,通常施工所使用的仪器已经确定,因此可以先确定G(z),再调整S(z)以满足X(z),用公式(1)时要注意:第一、炮线距、接收线距的一个单位长度是反射点、线距一个单位长度的2倍;第二、反射点线距的多项式中z的指数表示距离,z的系数表示横向覆盖次数;接收线和炮点线的多项式中z的指数表示距离。通常条件下,公式(1)用于计算束状观测系统的布设关系。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的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障碍物、激发条件较差区域等),通过不同设计方案的反复比较,最终可以得出满足CDP覆盖次数相对均匀的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二、常规束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常规的束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是一种“直线加方块”的规则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这种观测系统的核心是:在确定好试验参数后,全区所有的施工程序都以一种炮线、接收线“齐步走”
的原则进行(图1)。这种施工方法在平原区、无障碍物或障碍物较小的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的施工方法。常规束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优点:设计方法简单明了;覆盖次数均匀。但其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排列的滚动和炮点移动是同步进行,就使得每放1排炮,检波点就要“搬家”,在道数有限的情况下影响施工效率。
第二,对于村庄密集区,通过加大偏移距来实现村庄下理论设计的有效覆盖次数。这种大偏移距的应用,将导致地震记录的许多远道资料将被切除或由于拉伸畸变导致实际叠加效
果变差,表面得到了高的叠加次数,而实际上有效的叠加次数并不高,影响最终的叠加效果。
图1束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三、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图2给出了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炮点、检波点、反射点(CDP)之间关系的示意图。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首先通过确定好接收线位置G(z)、两端放炮3排(24次覆
盖,纵向6次排列两端加密3排炮),然后半个排列整体搬家,依此类推来完成施工的一种方法。
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点:
第一、对于村庄密集区,在精确测量的基础上,针对村庄进行跨越障碍物的设计:首先,将接收线G(z)全部置于村庄内部,通过排列两端的炮点加密、村庄周围炮点的灵活变化及整
体搬家(一次半个排列)的设计思想,减少排列滚动次数,在保证村庄下较均匀覆盖的基础上,基本上可以一次躲过纵向跨度小于1/2排列长度的村庄。
第二、在山区等基岩出露区,将激发条件较差的区域作为“障碍物”进行设计:采用把接收线G(z)安置在激发条件较差地段的方法,利用炮线S(z)的灵活多边性,选择好的激发点,在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经过掘进工作验证,进入采掘范围的断层DF13得到较好的验证(如图3);矿区内32051工作面采空区在时间剖面上的表现明显(如图4)。
图3 DF13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表现
图4采空区在时间剖面上的表现
五、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形式观测系统的对比分析可知:对于地表条件复杂的障碍物密集区,非常规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思路更能发挥三维地震勘探本身灵活多变的优点,便于避开障碍物,使有效CDP覆盖次数达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球物理表征.doc
- 地球的资源.ppt
- 地球绕着太阳转.ppt
- 地理必修一太阳辐射.doc
- 地理高考背诵考试.doc
- 地质作业之地热.doc
- 地质成因及符号.doc
- 地质技术人员培训百问.doc
- 地质词汇(汉英).doc
- 地质资料录取规定.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