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oc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oc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以湖北省为例 马佳 (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0 ) 摘要:本文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SR框架下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度与土地集约程度一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将其纳入PSR框架系统,强调响应系统的反馈作用,重视系统间的协调性。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减轻对土地的压力,同时优化土地资源与环境的状态。 关键词: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湖北省 压力—状态—响应系统 Study on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Based on PSR Model Majia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 Abstract: The condition that we have a large number of population and not enough land, which forcing us should use land intensively. Intensive use of urban land is not only essential request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hot topic for recent urban land use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focuses on assessing the intensity of urban land use in Hubei Province by 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Hubei Province; PSR system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需要大量建设用地,这给原本就人多地少的城市带来巨大压力,再加上城市向外扩张的限制,集约利用土地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概述 城市土地功能多样,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价值和效果也不同,因此,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把握存在多种见解。但所有见解都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该充分考虑其动态发展趋势,而不只是一个静态终极目标。因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过程与状态。 目前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有:从国外相关研究中得出启示;从我国实际出发,总结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因地制宜、注重约束条件和发展趋势,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在确定评价标准后定性、定量比较分析。 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研究,多集中于土地利用现存的状态层面,效果欠佳。周炳中等(2002)、史丽君等(2006)则从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分析入手,建立指标体系,然而其体系在确定权重时采用的是Delphi法,客观性较差,影响了评价效果。赵姚阳(2006)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建立指标体系时,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准则层的权重,对评价结果有一定影响。 二、PSR框架 由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OECD)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P-S-R) 框架模型(见图1) ,从社会经济与环境有机统一的观点出发,表明了人与自然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能更精确地反映生态系统安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生态安全指标构造提供了一种逻辑基础。 在该框架中,状态指标衡量人类行为导致的自然环境状态的变化;压力指标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响应指标显示社会克服生态安全危机保障生态安全的能力。 图1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 三、PSR框架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PSR模型,是一个由链节P、S、R概念内涵总和构成的准则层、P-S-R基本层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层所构成,彼此联系紧密的锥状概念框架体系。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对土地进行一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