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牟尼沟景区包座寺泥石流防治刘秋强.docVIP

牟尼沟景区包座寺泥石流防治刘秋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牟尼沟景区包座寺泥石流防治刘秋强.doc

牟尼沟景区包座寺泥石流防治刘秋强 摘要:包座寺沟为四川松潘县牟尼沟风景名胜区内岷江上游一条支沟,曾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该地的泥石流具有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容重大、固体物质粒径粗、以及主要以沟岸滑坡、崩塌、沟床堆积物补给为主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该地泥石流的形成、流体性质、类型等基本特征,预测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治理措施。 关键词:包座寺沟;泥石流;防治 debris flow disaster and its control at baozuosi gully in mouni scenic area liu qiuqiang1,2,wang jifeng1,xiang aiqin1,2 (1. china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12,china;2. resources environment engineering(beijing)co.,ltd. beijing,100070,china;) abstract:baozuosi gully in the mounigou scenic area in songpan of sichuan province is abranch of gully upper the minjiang river.there,a heave debris-flow disaster once occurred with the characters,such as rush occurrence,short duration,high density and viscosity and strong impact.in this paper,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on,fluid property and types of debris-flows in this area are analyzed,the potential of debris-flow is predicted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debris flow;baozuosi gully;control measures 自然环境概况 1.1流域概况 包座寺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为岷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沟,流域面积6.3km2,主沟长1.93km,沟床纵比降242‰,流域内最高海拨3570m,沟口海拔2995m,相对高差575m。 包座寺沟在世界自然遗产牟尼沟风景名胜区内,该沟的泥石流影响到景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经济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沟历史上曾暴发大规模泥石流,近十多年来主要以中小规模山洪、稀性泥石流为主,目前虽暂时处于平静期,但潜在暴发灾害泥石流的可能。其泥石流特点在西南风景名胜区具有一定代表性。 1.2地貌环境 该沟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地貌上属切割强烈的高山区,地势陡峭,高山峡谷地貌特点十分显著,上游形成区及沟道两岸坡面上的松散物质极易下达沟床,流域内次级支沟的下游段以陡坡甚至悬沟的形态与主沟交汇。有些次级支沟泥石流流经悬空口,脱离沟床,腾空抛射,迅急停在悬空口外的沟床上。 地质环境 包座寺沟所在区内出露地层主要属古生界、中生界及第三系。岩性为石灰岩、砂岩、板岩、千枚岩及零星的火成岩。地层遭受了多期构造变动,普遍受到区域变质作用而发生大理岩化、千枚岩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包座寺沟受北西—南东和近南北向两组断裂影响,特别是1960年漳腊6.7级和1976年松潘7.2级强震的影响,岩层较为破碎,坡面稳定性差。 1.4 气候环境 包座寺沟所处区域干湿季节分明,4~10月雨季,占全年降水量89%~95%;11~3月为干季,降水量占全年11%~5%。雨季是泥石流活动季节,干季风化产物是雨季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气候重直分带性明显,从中亚热带上升到亚寒带。该流域年平均降水量688~1240mm,一日最大降水量67.6~144.4mm,最长连续降水日23d,降水量212.3mm,出现在1973年6月。暴雨出现在5月7日~9月30日,大暴雨出现在6月18日~9月2日,易出现暴雨激发的泥石流。 2泥石流特征 2.1 活动较为频繁,危害严重 据调查,该沟沟内老泥石流堆积物十分丰富,是一条老泥石流沟,同时又是一条现代化泥石流活跃的沟。距今约一百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泥石流,堆积物中保留下冷杉树干,树干直径50cm,1999年8月17日暴发较小规模泥石流,淤埋沟口公路,堵塞桥涵,造成交通中断。该流域大规模泥石流活动周期平均约100年或以上,属低频率泥石流,而中、小规模山洪泥石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