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 ――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pdfVIP

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 ――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 ――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pdf

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 ――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 张曙光 程炼 内容提要:本文将中国近 60 年的地权变迁过程分为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和土地规模 流转三个阶段加以回顾,考察了其中发生的产权权能细分、主体身份变化、市场范围扩展和 经济绩效变动等几个特征性事实,并以一个基于 Spence-Dixit-Stigliz 框架的模型刻画了从传 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业化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地权细分和流转交易,从而为复杂产权理论提 供了一个经验证据,并揭示出产权细分是复杂产权实际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不存在绝 对有效的产权安排,只能在状态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寻求相对有效的产权结构。 关键词:地权细分,复杂产权,产权有效实施 Property Rights Complexity and Implementable Right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since 1949 and divides it into three stage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ization, household contracting, and large scale land transactions. It summarizes the process with several stylized facts and describes the land proper rights division and transaction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utarky agriculture to modern commercialized agriculture with a Spence-Dixit-Stigliz type model. The article provides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complexity. It argues that the division of property right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can be only achiev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ormal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and demands for specific rights stemmed from real transactions. JEL classification: K11 P32 Q15 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 ――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 一、引言 60 年来,中国农村以土地产权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如果不是身 临其境的长期观察,也许有不知今岁何年之感。这种变迁是如何发生和如何进行的,其制度 环境和外部条件怎样,变迁的各个部分是如何互动和如何匹配适应的?中国学界虽然不乏这 方面的研究和著述,也有不少力作,然而至今尚未有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框架,对 这一变化过程做出充分的解释和有效的分析。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政府深深地卷入了这一变 迁过程,甚至主导了这一变迁。但是,政府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并非完全积极的,相反, 有许多脱离客观实际和违背农民意愿的政策措施最终归于失败。实际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的改革是在政府、集体和农户的反复博弈中,吸取教训,顺势而为,不断改进的结果。因此, 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事物或者本国的其他方面相比较,中国60 年的地权变迁有着自己的特点。 只有深入到变迁实践中去进行长期观察和冷静思考,才有可能认识、理解和把握这一过程。 自从1993 年起,笔者主持了北京天则经济研究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