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学院重点专业评定标准实施细则.doc
哈尔滨学院重点专业评定标准实施细则
一级
指标
名称 二级
指标
名称 评价标准 分
值 具体评分要求 师
资
队
伍
20
分 ※队伍整体状况与结构 配备齐全、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有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有国家、省、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者≥50%;老中青年教师比例大体为1:1.5:1.5;教授、副教授≥50%,中青年教师≥40%①。 0—5 ①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校极分别得1分、0.75分、0.5分;
②博士、硕士比例:达到50%、40%、30%分别得1分、0.75分、0.5分;
③老中青教师比例:加0.1或减0.1得1分、加0.2或减0.2得0.5分、加0.3或减0.3得0分;
④中青年教师百分比:40%、30%、20%分别得1分、0.5分、0.25分 ※教授、博士承担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学情况 有教授或具有硕士以学位副教授担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工作, 40岁以下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中承担本科教学的教师所占比例≥70%;符合岗位资格②的教师达85——95% 0—5 ①教授或具有硕士以学位副教授承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得1分;
②博士、硕士学位青年教师承担本科教学比例:≥70%得2分,70%得0分;
③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达到95%、90%、85%分别得2分、1分、0.5分; ※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情况 年均承担国家研究项目、省部级项目≥1项。近三年人均在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年均科研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励≥1项,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促进作用显著;年均发表教学论文≥3篇;近三年获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3项,或者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或者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1项。 0—6 ①国家研究项目、省部级项目:≥1项得1分,否则不得分;
②近三年人均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0.5篇、0.25篇分别得3分、2分、1分;
③省、市级以上奖励:≥1项得1分;
④年均发表教学论文:≥3篇、2篇、1篇分别得1分、0.5、0.25分;
⑤教学成果奖:符合要求得2分,省级1项得0.5分,校级1项得0.25分 师资培养 培养规划合理,措施得力,在提高教师素质和知识更新方面成效显著。近三年有3人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修或读研、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等。 0—2 进修、读研、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每人次0.1分,最高2分。 教师风
范情况 教书育人措施得当,教风良好,教师旷教率=0,课程完成率=100%,调教率5%。违纪事故率=0 0—2 ①教师旷教率=0,得0.5分;②课程完成率=100%,得0.5分;③调教率5%,得0.5分;④违纪事故率=0,得0.5分。
一级
指标
名称 二级
指标
名称 评价标准 分值 具体评分要求 专
业
历
史
沿
革
与
教
学
建
设
35
分 专业历史与成就 专业历史较长,声誉较高,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培养出较多的知名和优秀人才。 0—5 ①升本年限:每年0.25分,最高计2.5分;
②原省重点建设专业:0.5分;
③知名优秀人才:有佐证材料的0.1分/人,最高计2分。 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专业指导思想正确,结构合理,符合学校定位;专业设置与改造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和改革方向,能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有利于加强人才全面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要求。 0—2 按程度给1分或2分。 ※专业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能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执行情况好。 0—4 每调整计划课程一次扣0.25分 ※专业优势与特色③ 专业支撑学科实力雄厚,有明确的学术带头人,设有学科方向的研究机构或明确的研究方向、研究队伍。专业特色鲜明,能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与交叉,淡化传统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构建多种模式培养人才;有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教育质量作用较大、效果显著的成果。 0—4 ①有明确的学术带头人,设有学科方向的研究机构或明确的研究方向、研究队伍:0-2分;
②专业特色鲜明,能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与交叉,淡化传统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构建多种模式培养人才:1分;
③有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教育质量作用较大、效果显著的成果:1分。
一级
指标
名称 二级
指标
名称 评价标准 分值 具体评分要求 专
业
历
史
沿
革
与
教
学
建
设
35
分 ※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措施与成效 规划科学,能体现加强基础,更新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应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30%;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有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