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一).doc
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一)
——青岛科技大学科学发展综述
青岛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学校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2012年,青岛科技大学合同科研经费连续第二年突破2亿元。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0中国高校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中”,青岛科技大学列全国高校第29位(并列),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并列);在“2010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中,该校列全国高校第59位(并列),驻鲁高校第3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科技部将青岛科技大学报批的“光化学裂解有机大分子”项目列为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拨付经费1.8亿元予以重点支持。一所普通省属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由原来的行业办学转变为地方院校,学校迅速适应角色转变,紧紧抓住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五年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11月,学校正式将新校区定址在景色秀美的青岛市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办学空间得到极大拓展;2002年,学校在教育部评审会上以全票通过青岛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迈出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步伐;2003年学校在全国同批申请的单位中以工科第一名的成绩申得博士单位,并一次获得3个博士点,办学层次和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9年,该校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再一次明确了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必须确立特色发展的理念,把特色鲜明作为学校努力追求的办学目标,把特色制胜作为发展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学科发展重点,坚持重点学科优先发展,使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学校60余年发展积淀形成的橡胶工程、化学化工、化工机械等优势学科在国内高校中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正是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经过集中强化建设,学校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已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2个硕士点,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层面创新平台,国家级创新平台数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名列第一,其中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该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与核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一体”是指学生的第一专业的知识及能力,这是学生的立业之本;“两翼”其一是指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及能力,其二是指根据时代要求所应增加的新知识及能力。学校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5年来先后投入近10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实验室建设,推进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