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沿波而讨源 沿波而讨源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出处 晋. 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朱自清 原名朱自华 ,源自“腹有诗书气自华” 字秋实 ,源自成语“春华秋实” 1917年,朱自华报考北大本科。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 字佩弦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朱自清字佩弦,是自以为太性缓而借名字来自励。但也恰恰表现出他的特点,温文尔雅,不瘟不火,善于自省。后汉范冉性急,常佩韦以自警。《五人墓碑记》所记五人有一个颜佩韦,看名字就是一个性情暴躁的人,李玉剧本《清忠谱》可证,有兴趣者可以读读。 移居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对面交谈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赏析 这是作者写搬家以后和知心朋友朝夕欢叙的情景。首先,陶渊明写道了移居的理由:不是出于迷信的原因,为了挑风水,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心地质朴的朋友,很乐意和他们朝夕相处。而且,这次移居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很早就有打算的,从“怀此颇有年”中不难看出。诗的后半部分则写实对移居后生活的描写,集中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作为一个隐士,陶渊明的物质条件并不好,他对自己新居的描述是“取足弊床席”,简陋之极;但同时,他的精神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能够这样,夫复何求?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坦荡的襟怀,不言高而品格自高,不言逸而风神自逸。 赏奇析疑: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 奇文共赏:①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 。② 现多指怪诞有问题的文章共同来批判,含有奚落和讥讽的语气 ,用于贬义。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移居江苏扬州,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著名学者。 与其同时代人一样,他幼读私塾,后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16年毕业。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毕业后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吴凇中国公学、台州浙江省第六师范、温州浙江第十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春晖中学等校任教,1925年8月,受聘为清华学校中文教授。1930年,他代理清华国文系主任。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文学系。 1937年,随西南联合大学南行。抗战胜利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复员回到北平,1948年8于北平病逝。 朱自清早年创作起步于新诗。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1926年10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1924年12月《踪迹》结集出版之后,朱自清的创作足迹,开始由诗歌转向散文, 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这一时期,他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等。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从这时起,朱自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上,同时写作了不少杂文、书评,并陆续仍有散文集出版。 抗战期间,由于昆明物价飞涨,家庭人口多,花费大,入不敷出,生活极为困苦,朱自清得了胃病,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仍日以继夜工作,进入了高产创作时期,先后有《伦敦杂记》、《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著作问世。 1946年回到清华,胃病更加恶化,他抱病完成了《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响及其它》等著述。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他签名抗议美国扶日,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在严重的营养不良之下,拖了十几年的病体再也经受不住煎熬,1948年8月 6日,胃病复发,8月12日于北平病逝。 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一生,是从作家到学者的一生,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他始终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文学创作和鉴赏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身后留下著作二十余种,约二百万言,这是留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文下载网址【荐】.pdf
- 论文修改后模板【荐】.doc
- 论文全文样板【荐】.doc
- 论文写作1【荐】.doc
- 论文写作2_1304529【荐】.ppt
- 论文写作指导_北师大_黄海洋【荐】.ppt
- 论文写作方法交流-清华大学【荐】.pdf
- 论文写作框架【荐】.ppt
- 论文写作的训练与学术规范的养成【荐】.ppt
- 论文参考样本【荐】.doc
- 2010-2023历年安徽宿州泗县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英语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宿州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宿州褚兰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宿州泗县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英语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宿州13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理科化学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宣城杨柳中心初中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宣城市狸桥初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docx
- 提升安全操作技能.pptx
- 提升室内格调的小众设计灵感.pptx
-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1.4.1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