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富源县强化五项措施抗旱保春耕.doc
富源县强化五项措施抗旱保春耕
去年入冬以来,富源县出现严重旱情,小春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给2010年粮食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截止3月1日,全县11个乡(镇)159村委会1669个村民小组165375户658947人受灾。小春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78102亩,成灾面积478102亩,占实种面积490570亩的97.5%,因灾减产10032.02万公斤,损失产值12992.52万元。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富源县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强化“五项措施”抗旱保春耕。
一、抓组织促落实。县委、政府召开的千名干部下基层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动员大会后,农业局及时成立了抗旱保春耕工作组,对全局100余名干部职工开展抗旱保春耕行动作了安排和部署,明确了任务要求,局属10个站所、机关科室分别采取分片包干、蹲点指导等多种形式,查水情、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害,分类指导,全面摸清受灾情况及水源情况,切实开展抗旱指导工作。
二、抓科技添活力。为使广大农民群众全方位了解抗旱救灾信息,多渠道提高自救能力,农业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抗灾自救恢复农业生产科技服。一是开设减灾自救热线电话,实行专人值班制度和旱情通报制度,密切关注灾情发展态势,做好当前旱情的统计监控,加强旱情的预测预报。二是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富源县2010年农作物抗旱综合技术方案》,并先后制定了《富源县农业抗旱减灾应急措施》、《富源县农业局旱灾应急预案》、《富源县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富源县经济作物抗旱春管应急技术措施》等措施、方案,因地制宜,指导农民群众科学抗旱。三是以“手机短信”为载体向全县26500余名农户及时发送了魔芋、小春马铃薯、冬早包谷、蚕豆、豌豆、小麦、油菜、蔬菜、果树等产业的生产管理技术信息,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抗旱技术支撑。
三、抓典型带示范。一是扎实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抗旱保春耕”行动。做到人人深入田间地头、人人走村串户、人人抗旱保春耕。二是深入开展“抗旱保春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综合执法大队协调组织县供销社、工商局及相关农业执法部门,深入11个乡镇积极开展 “抗旱保春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车辆人次150余(人)次,检查农贸市场31个,农药、化肥、种子门市78个,检查到无证经营农药6户,无证经营种子8户,过期农药67瓶,过期种子110公斤,未审定种子3吨。三是积极开展“扶贫帮困三送”活动。一送抗旱资金:农业局领导班子带头捐钱捐物,党员干部紧跟其后,职工群众不等不靠,捐赠抗旱救灾资金6291元,全部用于农业局挂钩点黄泥河镇迤更者村委会的生产生活用水。二送抗旱物资:农业局植保站无偿赠送小春蚜虫较重的竹园镇、十八连山镇、古敢乡价值3万元的吡虫啉20件,有效地防治了小春蚜虫1万亩,带动大田面积的整体防治;经作站无偿提供价值2万元的黄豆种2.5吨;种子站储备应急杂交玉米种2吨;农经站着力加强农村减负监督检查、督促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发放;三送项目:针对当前旱情,农技推广中心及早谋划2010年3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600亩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做到早安排、早计划、早落实。
四、抓投入提后劲。一是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大春良种补助、油菜补助和种粮农民增支补助,2010年中央下达的油菜良种补贴和历年水稻良种补贴共计66.30459万元已全部下放到农户手中。二是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抗旱救灾资金计15万元,已全部下放到灾区。三是加大县级财政支农力度。县级财政已预拔资金432万元,用于大春生产的各种物资准备和工作经费,确保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五、抓规划保春耕。为确保小春损失大春补。我们及早规划,力求实现“三保”。一是保面积。农作物间套种面积达20万亩,比上年增5万亩,同比增33%;晚秋作物面积达12万亩,比上年增3万亩,同比增33%。二是保科技。按照1800米以上地膜全覆盖的要求,地膜包谷面积达28万亩,比上年增18万亩,同比增180%;水改旱面积达2.82万亩;同时,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良(专用)品种及配套综合技术、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配套综合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确保重点科技措施面积达30万亩。三是保节令。为确保大春作物按节令满栽满插,全县建立集中塑盘育苗点11个110亩,塑盘育苗移栽面积达1.1万亩,引导移栽大田面积5万亩,力争育苗移栽于雨水来临前提前1个节令。
在工作上,强化措施,实现“三早”。一是备耕物资早准备。农业局积极协调配合农资供销部门,搞好化肥、农膜、农药和种子种苗等农资储备和调剂调运。二是科技措施早动手。水改旱推广面积2.8万亩、玉米塑盘集中育苗110亩、玉米大田育苗移栽推广5万亩、大春间套种推广20万亩、高产示范样板面积2万亩已全面落实。三是大春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