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ppt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ppt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第一节 历史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教学方法? (一)定义 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教学方法离不开师生的共同活动; (2)这里的“方式”指教学活动的细节、形式。 (二)意义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 如果不能选择和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会导致事倍功半,效果差 。 二、基本的历史教学方法 (一)百年来学者、教师的探索 何炳松:使过去能够“活现”。 “活现”的方法,归纳起来 (1)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种历史遗迹等; (2)充分利用历史图画、图表等; (3)教师的生动讲述; (4)启发式的而非注入式的教学。 陈毓秀(第一代历史特级教师) 备课三步曲: 第一步,使自己懂; 第二步:使学生懂; 第三步:使学生学得容易、有趣。 重要经验:(1)多上公开课,压力变动力,推动自己成功;(2)认真备课,常教常新。 刘宗华(北京特级教师) 经验一:上课前,充分准备,课本、教案倒背如流;上课时不看教案。 经验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经验三:语言生动幽默,教态亲切,富有情感。 (二)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 1、讲述法 历史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表述历史史实的一种教学方法。 历史教师是讲述历史的人,优秀的历史教师是优秀的历史讲述者。 叙述: 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具体而比较完整的讲授。 叙述的基本特征: 有头有尾;语言清晰;有起有伏。 注意点: (1)紧扣教材内容; (2)详略得当,不平铺直叙; (3)富有情感。 描述: 对某些历史内容进行细致的语言描绘,如人物的形象、历史的场面、历史器物的特色等。 描述的特征:形象化,重视对细节的刻画;但应实事求是,不应编造夸张。 注意点: (1)语言不能空泛; (2)选择典型材料。 关于黄花岗起义,历史教师的描述: 甲教师: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向总督衙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们个个视死如归,英雄无比,勇猛杀敌,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冲入了总督衙门后,又冲杀出来,与敌人的援兵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革命党人仍是战斗到底。 乙教师:黄兴带领120人的敢死队,勇敢进攻总督衙门。战斗中黄兴的右手中指的第一节被敌人打断,他忍着痛,用手指的第二节扣动扳机,坚持指挥战斗。有个叫喻培伦的革命党,在胸前挂了一装满炸弹的大筐,边向前冲边投弹,所向披靡,虽然负伤多处,仍然冲锋在前。 概述: 对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讲述。 基本特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完整;无须形象化,不必很具体。 一些背景性知识、前后事件的衔接、本课小结等等,往往运用概述的方法。 2、讲解法 对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方法。 一些历史概念、术语、资料等的解释。 如,租界、行会、法西斯……,这些只要稍微解释就可以;有些,如殖民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需要对它们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才行。 3、谈话法 历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问答的方法。 谈话法,可以分: A、记忆性问题——哪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B、理解性问题——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什么进步? C、假想性问题——假使你是当时的人,你会怎样做? D、评价性问题——这个资料的价值何在?如何评价李鸿章?…… 要注意的关键点: 谈话法运用: 第一,提出的问题不能模棱两可。 第二,侧重于对问题的探究。 第三,提问要适量。 教学方法归纳: (1)这些方法是最基本的、常见的方法。 (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一不要单纯用某一种方法;二运用时要适时,恰到好处。有的方法,如角色扮演,还需要适量,不必要求达到专业表演水平,等等。 具体运用什么方法,一看教材内容;二看学生特点。 第二节 历史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教学模式 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程序。二、历史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传统模式) 2、情景复现式教学模式 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4、资料研习教学模式 * *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