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2.doc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二)
[推荐时间:45分钟=10分钟(语基+默写)+35分钟(两篇选考类文本)]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滂沱(pánɡ) 逡巡(qūn)
歼击机(jiān) 倔头倔脑(juè)
B.河畔(pàn) 悭吝(qiān)
嚼舌头(jiáo) 泾渭分明(jīnɡ)
C.讥诮(qiào) 押解(jiè)
孺子牛(nú) 风光旖旎(yǐ)
D.头簪(zān) 分泌(mì)
润滑油(rùn) 朝暾夕月(dū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体力__________不行了,只好中途退出比赛。
②心灵的宁静是命运之神保留给她特别__________的人的礼物。
③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这一点__________。
A.简直 眷顾 毋庸置疑
B.简直 惠顾 不容置喙
C.几乎 眷顾 不容置喙
D.几乎 惠顾 毋庸置疑
二、名句名篇默写
3.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2)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____;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三、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说“俗”道“雅”谈文化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
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确立,即以“雅”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
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B卷试题 .doc
- 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A卷试题 .doc
- 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B卷试题 .doc
- 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A卷试题 .doc
- 河北省保定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数学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3.doc
- 高考语法精讲之虚拟语气.doc
-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暂缺答案.doc
-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暂缺答案.doc
-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暂缺答案.doc
-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方案专题课件:第11讲 空间几何体.ppt
-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方案专题课件:第12讲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ppt
-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方案专题课件:第13讲 直线与圆.ppt
-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方案专题课件:第14讲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ppt
-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方案专题课件:第15讲 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