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doc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平坝县十字中学 蒋永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
2、品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课前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小组内自学字的音、形、义;搜集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资源萎缩或水资源污染的资料,课上交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2、讨论法:学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教学设想 通过欣赏现在和过去罗布泊的图片,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同学们去寻找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提高学习的兴趣,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设计
同学们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给了我们答案。
课件展示过去水草丰盈绿林环绕的罗布泊图片和现在死寂荒凉的罗布泊的图片。
同学们在课件上找出罗布泊的位置。
活动2 二、检测课前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萧瑟 戈壁滩 干涸 近在咫尺 裸露 和煦
庇护所 活动3
学生分组讨论后,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归纳、明确。 三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并思考
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的?
2、罗布泊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过去的罗布泊是仙湖,是绿洲。
2、现在的罗布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恐怖的罗布泊,
3、改道和“四盲”。
2、、深层探讨,品文入理,思考、讨论:
造成这个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明确: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没有法律意识,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体味作者的忧患意识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
(2)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朗读描述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的悲剧的语段。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底,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4、合作探究
从罗布泊、月牙泉、青海湖的消逝的原因来看人类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学生举手自由发言 活动4 延伸拓展:
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为环保事业做出哪些贡献?
学生举手自由发言 活动5聚焦现实,引发忧患意识 教师:同学们文中提到的这些悲剧,作者用哪句话点明了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源?
教师:60、70年代人们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淡薄,对自然造成了伤害,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国家在198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但现在到了21世纪悲剧还在时时上演,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地球满目疮痍,土地沙漠化,地质灾害频发。各位同学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学习一些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用于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课件展示相关法律条文)
学生:“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五条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