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水稻白叶枯.ppt
前言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细菌病害。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福冈发现。在欧洲、非洲、美洲、亚洲都有发生,而以日本、印度、我国发生较重。目前已经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水稻种植业的重大威胁。 在我国,该病害1950年首先在南京郊区发现,随后随种子调运,病区不断扩大,目前除新疆、甘肃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发生,以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发生普遍而严重。 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秕谷增加,米质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可达5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可以绝产。 水稻白叶枯病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在大田一般于孕穗至抽穗期发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茎,病害症状一般分为普通型(叶枯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黄叶型等。 1)普通型(叶枯型) 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条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病健交界明显,成波纹状(粳稻)或直线状(籼稻)。条斑从黄褐色最终转呈灰白色(籼稻)或黄白色(多见于粳稻 )。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 2)急性型 主要在环境条件适宜(多肥、深灌、高温闷热、连阴雨多)或品种感病情况下发生。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呈沸水烫状,随即纵卷青枯,以上部叶片为多见,病部常有蜜黄色珠状菌脓。该症状出现表明病害正急剧发展。 3)凋萎型(枯心型,国外称“Kresek” ) 多见于杂交稻及一些高感品种。多发生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失水、青枯(极似螟害枯心),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枯。与钻蛀性螟害区分是病部有黄色菌脓,但无虫蛀孔。 4)黄叶型 多于成株新叶均匀褪绿或呈现黄绿色条斑,无菌脓,病株生长不良。 5)中脉型 水稻自分孽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1-3叶中脉表现淡黄症状,逐渐沿中脉上下扩展,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病株抽穗前枯死。 二、病原物(Pathogen) 1.分类地位 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Xa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 2. 形态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单鞭。 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蜜黄色或淡黄色,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 3.细菌分布 维管束组织,使导管堵塞,水分输送受阻,从而使叶片枯死。 1.选用抗病品种 品种合理布局、轮换使用。将含Xa21与含Xa23、Xa22(t)、Xa7、xa5、xal3、Xa24 品种合理布局、轮换使用。 加强抗病育种:利用Xa23/Xa21 优异抗病基因。 2.搞好种子消毒 严格做好检疫工作,杜绝种子传病。 药剂 : 2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5%强氯精300?500倍液, 50%代森铵水剂500倍液,或80%抗菌剂402乳油2000倍液等。 3.培育无病壮秧和控制压低菌源 选择无病种子;秧田远离“三地”(村庄、草堆、场地 );清理病稻草,不用病草扎秧、复盖、铺垫道路、堵塞稻田水口等;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d各喷药一次(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0单位农用链霉素) 。 4.药剂防治: 药剂有: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700?5400倍液、或50%克菌壮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施药后如遇雨,雨后应补施 。 5.生物防治 白叶枯病菌毒性基因突变体Du728(位点竞争,诱导抗性),噬菌体,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B8 * * * * *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症状 一、症状(Symptom)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症状 1.病株 2.病叶前期 3.病叶(粳稻) 4.病叶(籼稻) 5.病部菌胶 6.病原细菌 水稻白叶枯病 感病叶片 田间诊断要点:病斑沿叶缘坏死。呈倒“V”字形,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干燥时形成菌胶。 不同感病程度的病叶 白叶枯病菌脓 2. 白叶枯和生理叶枯区别 1)镜检法: 显微镜下有无喷菌现象。 2)玻片法: 简易玻片直接观察喷菌。 3)保湿法: 病叶置湿沙上保湿24小时,观察菌脓。 4)染色法: 红墨水染色。 植物组织 细菌流 三、防治措施(Control methods)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厂 电气维修培训课件.ppt VIP
- 电气设备操作与检修安全课件.ppt VIP
- 2025曲靖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5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雷克萨斯-Lexus RX-产品使用说明书-RX200t-AGL20L-AWTGZC2-RX200tOM_OM48E46C_01-1509-00.pdf VIP
- 基于Glauert法的风力机叶片设计设计说明书论文.docx VIP
- 企业法律知识培训讲座培训课件——房地产法律合规与风险管控(1).pptx VIP
- 2025南方电网保山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学生五四青年课活动策划书范文 - 172校园活动网.doc VIP
- 烹调工艺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新时达电梯控制系统AS380S随机图纸RH0000741;国标20;非18芯;V1.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