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垮的生命之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垮的生命之石.doc

不垮的生命之石 ------青川地震博物馆 Never Collapsed,The Life of The Stone Qingchuan Earthquake Museum 徐一鸣 胡兴华 郭丽春 Xu Yiming Hu Xinhua Guo Lichun 摘 要: 灾难是不应忘记的,而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灾难的思考?本文从形态构成、材料、空间展示、技术和景观等方面来诠释青川地震博物馆的创作理念,力图展现青川人民面对灾难不屈的精神。 关键词: 地震博物馆 形态构成 材料 空间展示 技术 ABSTRACT Disaster shouldn’t be forgotten. What kind of thinking should we do about the disaster. This paper separately explains the concepts of Qingchuan Earthquake Museum in aspects of formal composition, material, display space, technology and landspace. Try to express the indomitable spirit of Qingchuan people facing the disaster. KEYWORDS Qingchuan Earthquake Museum; Formal Composition; Material; Display Space: Technology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青川地震博物馆 项目地点:四川青川县关庄镇 建筑规模:5679m2 设计时间:2009-2010 建成时间:2010 建筑设计: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Project: Qingchuan Earthquake Museum Location: guanzhuang town, Qingchuan county, Sichuan Total floor area: 5 679m2 Design: 2009-2010 Completion: 2010 Architectural design: Huahui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Ltd 项目缘起 2008.5.12大地震 青川,一个因为这次地震而被熟悉的地方,深埋于地下的村落、崩塌的山体、到处散落的巨石依然让人体会到自然力带来的震撼,而触目惊心的废墟景象与援建队伍紧张有序的建设形成强烈的反差,喧嚣、忙碌,虽未有尘埃落定,但废墟会被清理、山体会重披绿意,地震后的场景会在时间的梳理下一切将复归平和。 灾难是不应忘记的,但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灾难的思考?总建筑面积5697平方米的地震博物馆承载着不只是废墟场景和对灾难痛苦的回望,更是能承载灾难面前不屈的场所精神,给生命以肯定! 建筑形态 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在历经现场调研、草案比选中逐渐清晰,我们期望博物馆建筑本身也能成为一件被展示的作品,抽象的、纯粹的几何造型使建筑给人以感官上的震撼,表达强烈的情感,并能传递厚重的语义。 岩石,坚韧的象征,通过一块岩石的断裂,错位,扭曲和坍塌再现了地震的破坏力,而依然翘首站立表征了灾区人民不屈的精神,抽象的形式将灾难后的错乱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向世人展示“生命的力量,屹立不倒”, 也同样警示后人对灾难的记忆。 断裂错动、倾斜垮塌体块构成的博物馆建筑的基本形态,从远处眺望地震博物馆,馆体分割成3部分,分别为抽象的5、1、2字样。隐含5.12字体的墙面依山逐渐向上翘起,建筑粗砺沉厚,雄浑中别有一种苍伤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岩石断裂的缝隙形成博物馆的入口,两边曲折粗糙的墙壁向下倾斜,两边成夹角的变形,产生了深远的透视感,光线透过玻璃顶落在斑驳的墙面,头顶露出一线天,意蕴为对生命的渴望,让每一位博物馆的参观者都能体验到地震后被压迫在废墟下的人们的感受,黑暗、压抑、恐惧......最后还有一线希望。 建筑展示空间 博物馆展示空间突出了“灾难、重生、希望”的主题。 室内空间是根据拟定的陈列展示序列精心营造的。室内空间延续了建筑的非对称性,倾斜、非规则的空间边界是外部形态的衍生,这种内外关系使观众对建筑内和外的阅读交错起来。高耸的斜墙夹缝间形成了博物馆建筑最具有戏剧性的部分--序厅,阳光透过屋顶上仿佛被地震撕裂的缝隙,撒落在厚重的墙上,与序厅周围幽暗的空间形成对比,让观者感受到压抑中一丝希望。侧墙上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灯孔仿似一双双眼睛,灯光闪亮,就像黑暗中的眼泪。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