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暑期物理.doc
第十三章
分子热运动
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分子、原子构成。
一般的以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用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分子、原子。
分子热运动
演示实验一:①实验器材: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一个空瓶子、一块玻璃板。
②实验步骤: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抽掉玻璃板。(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③实验现象: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④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同样的,扩散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硫酸铜与水之间的扩散)
固体之间也可能发生扩散。(铅片与金片互相渗透)
演示实验二:①实验器材:一半杯热水、一半杯凉水、一个滴管、一瓶墨水。
②实验步骤: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
③实验现象:滴入热水的墨水扩散得快些,滴入冷水的墨水扩散得慢些。
④实验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
思考:分子在不停运动,那为什么通常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演示实验三:①实验器材:两个铅块、一个挂钩
②实验步骤: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③实验现象: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④实验结论: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由上面实验结论回答思考题
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物体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在间隙。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固体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判断:
①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②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液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体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比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内能
内能
思考: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分子动能(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类比弹簧的问题)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是焦耳。
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温度降低,内能降低;温度升高,内能升高。
物体内能的改变
物理现象:如果把烧热的工作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
现象说明: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热传递,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
思考: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实验四:1、①实验器材: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一小团硝化棉
②实验步骤:把活塞迅速压下去。
③实验现象:硝化棉在玻璃管内燃烧。
④实验结论: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①实验器材:盛有少量水的烧杯、打气筒、塞子
②实验步骤: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现象。
③实验现象:打气前,瓶内上方有无色透明、无法看到的水蒸气;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
④实验结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比热容
1、比热容
思考:相同日照,白天海滩很烫,而海水很凉爽。晚上沙子很快凉下来,但海水很温暖。
演示实验五:①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水、食用油、秒表
②实验步骤: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分别计出两者的时间。
③实验现象:食用油温度升高得更快,水温升高得慢些。
④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引入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