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一 史料价值.docVIP

《智慧学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一 史料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慧学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一 史料价值.doc

专项训练一 史料价值 一、选择题(25小题,共75分) 1.(2015·福建卷·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题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C。题干是文学史料,富含情感因素,展现了关公临危不惧、只身虎穴的英雄气概。A项正确,从材料中直接可以看出。B项正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凭吊历史是为了观照现实。C项错误,属于偷换论题,题干展现关公的英雄气概,选项谈揭露社会黑暗,题干与选项所指不同。D项正确,豪放派的特征就是气势雄浑、大气豪迈,这一特色在唱词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故选C。 2.《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得出蔡伦( ) A.是纸的最早发明者 B.因造纸有功被西汉皇帝封侯 C.扩大了纸的用途 D.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D。命题材料是文字史料,也是原始史料,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A项错误,要得出该结论,题干材料是不充分的。题干材料只能说明蔡伦用麻头、破布等原料造纸,但不能说明蔡伦之前无人会造纸。事实上,考古资料表明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纸。B项错误,违背了很时兴,蔡伦是东汉人,因而不可能被西汉皇帝封侯。C项属于偷换论题,材料讲蔡伦造纸,题支讲蔡伦扩大了纸的使用范围,所指不同。D项正确,蔡伦造纸所用的原材料丰富易得,甚至变废为宝,因而能够降低造纸的成本。故选D。 3.《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 ) A.政府彻底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工商业者控制了政权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改变 C。题干材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群。唐朝设市籍,不允许商人入仕,而北宋时期,商贾之家不少放弃原来的职业而入仕。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改变了对工商业者的歧视政策。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抑商程度减轻并不意味着传统政策的废弛。B项错误,表述过于绝度;C项正确;D项属于偷换论题,工商之家积极从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即从歧视商人到容忍商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已经高度重视工商业。故选C。 4.《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材料简译为:登州府民众纺织土布以满足自身需要,穷乡僻壤,男女均可以从事纺织;满足家用后的余布也会拿到集市上去出售,经商人卖到城市。材料可以概括为:登州府的民众纺织方面自给自足,偶有剩余产品卖到市场。A项错误,材料能证明的是自然经济的顽强,“纺织花布,以自衣被”。B项正确,家庭手工业发展,出现余布,于是与市场联系起来了。C、D项错误,经济区域分工表述缺乏信息支持,属于偷换论题,材料谈民众自给自足,偶尔出售剩余产品;选项谈经济区域分工,文不对题。故选B。 5.右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图是文物拍卖市场上展出的某时期的钞票,从中反映出的信息是 A.中共领导工农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D.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开展 7.下图是反映近代上海面貌的图片。图片反映当时上海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西方科技文化逐步传入 B.已经全面实现资本主义 C.具有明显的殖民化特征 D.传统文明现代文明交织 D。本照片是上海街头真实一景。观察之,发现街道上出现汽车、自行车和黄包车,有西式建筑,这些体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进入,人们穿着长衫、旗袍,又具有中华文明的要素。这是上海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物质文明方面,中西方文明交织在一起。故选D。 8.右图是1985年拍摄于云南的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对这张照片合理的解读是( ) A.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人力缝纫机成为家庭最重要财产 C.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配额供应 D.个体经营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