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临床八年医学论文练习【荐】.docVIP

武汉大学临床八年医学论文练习【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临床八年医学论文练习【荐】.doc

医学论文练习 Ⅰ.Translate the following abstract into English. 俯卧位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生存的影响 背景 虽然将有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的病人置于俯卧位(prone position),可使他们当时的氧合作用(oxygenation)提高60%~70%,但尚不知道对病人生存的作用。 方法 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化的临床试验(multicenter,randomized trial)中。我们对患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病人,进行了常规治疗(仰卧位)与预先规定将病人置于俯卧位连续10天、每天≥6小时策略的比较。我们纳入304例病人,分为两组,每组152例。 结果 10天研究期间的死亡率为23.0%,离开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时的死亡率为49.3%,6个月时的死亡率为60.5%。与仰卧(supine position)组相比,俯卧组的死亡相对危险在研究期结束时为0.8(95%可信区间为0.56~1.17);在离开加强监护病房时为1.05(95%可信区间为0.84~1.32); 在6个月时为1.06(95%可信区间为0.88~1.28)。研究期间,每天早晨在病人仰卧位时所测定的动脉氧分压(the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与吸入氧分数(the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的比值,俯卧组高于仰卧组(63.0±66.8对44.6±68.2,P=0.02)。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例如褥疮和意外脱管)(sores and accidental extubation)的发生率两组相似。 结论 虽然将呼吸衰竭的病人置于俯卧位能提高其氧合作用,但不能提高生存率。 Ⅱ.Translate the following“Introduction”of a research paper into English. 长期使用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 为晚期心力衰竭(end-stage heart failure)病人装机械的循环支持装置(mechanical circulatory-support device)是几十年的既定目标(underlying goal)。它能改善存活期和生命质量。这种疾病患病率(prevalence)的不断上升及其恶劣的预后(prognosis)激发了人们为此努力。据估计约470万美国人患有心力衰竭,每年新诊断的病例为55万,每年的费用估计达100亿至400亿美元。心力衰竭病人的5年累计生存率(aggregate five-year survival rate)约为50%,而晚期心力衰竭病人的1年病死率(mortality)可能超过50%。 已有研究显示,患有轻到中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和(最近有人报告)一些较严重的病人能从药物治疗(drug therapy)中获益。尽管如此,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仍然不够好。心脏移植(cardiac transprlantation)是唯一能给病人提供很大个人益处(substantial individual benefit)的治疗,但是在世界范围:每年可得到的供体器官(donor organ)只有不到3 000例,该作用从流行病学上来讲是微不足道的。心脏移植的成功及其不足之处激起人们对其他心脏替代疗法(myocardial replacement)的兴趣。 自从1964年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开始人工心脏项目以来,人们已开发出多种循环支持装置短期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1994年食品与药物管理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气动左心室辅助装置(pneumatically driven left ventricular assisit devices)用作移植的过渡治疗,1998年批准了自适应带气孔电动装置(self-contained,vented electric devices)用于此目的。正在等待心脏移植的病人短期使用这些装置后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转为正常,终末器官功能障碍(end-organ dysfunction)和运动耐力(exercise function)得到改善,病人可被送回家中休养,并获得了较理想的生活质量,重大装置事件发生率相对低。一种左心室辅助装置具有绒样内表面(textured interior surfac

文档评论(0)

wul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